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應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應付敷衍。《紅樓夢》第四六回:「你這個姐姐,他極孝順我,不像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爺,婆婆跟前不過應景兒。」
不倫不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以為然,他認為樂正子春的孝行足為楷模,許悼公死於政治謀殺也是事實,怎麼會是因為太子許止沒有樂正子春孝順,就被冠以「弒君」的罪名呢?劉知幾認為公羊高是為了彰顯同是孔子門人的樂正子春的德行,所以扭曲事實加以解說,例子舉得不對,罪名也定得太過牽強,沒有達到原本彰顯樂正子春孝行的用意,反而變得十分可笑。後來「不倫不類」這句成語,就從劉知幾《史通》中的「編次不倫,比喻非類」演變成,用來形容事物不成體統。
忤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孝順父母。《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狀上以打落牙齒為證,告了忤逆。」
天經地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地間理所當然而不能改變的道理。語本《孝經.三才章》。[例]子女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
奮不顧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認為李陵孝順、講信用、有義氣,對下人也很好,並且出生入死,為國家的存亡「奮不顧身」,實在是個好人啊!如今降敵也是迫於無奈。後來「奮不顧身」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奮勇向前,不顧生死。
孤苦伶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孤苦伶仃 」原作「零丁孤苦」,見於晉.李密〈陳情表〉。李密的父親早亡,母親又被舅舅逼迫改嫁,由祖母養育而成,故李密事奉祖母極為孝順。晉武帝時,朝廷徵召他出任官職,但李密認為祖母年事已高,不可無人奉養,故上〈陳情表〉婉辭,文中言辭哀切懇摯,武帝大為感動,於是賜予祖孫二人奴婢與食米,使他得以終養祖母。〈陳情表〉中有一段說道:「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意思是說:我小時候體弱多病,一直到九歲都還沒辦法自己走路,就這樣孤單困苦地成長。文中「零丁」是個聯綿詞,為孤單沒有依靠的樣子,亦可作「伶仃」或「伶丁」,後來「孤苦伶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孤單貧苦,無依無助。
孝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因數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讓三老孝悌以不教誨之過。」《文選.劉孝標.辯命論》:「敦孝悌,立忠貞。」也作「孝弟」。
解衣推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昇》:「子孫在床前服事,若不是足色孝順的,口中雖不說,心下未免憎嫌,何況路傍乞食之人,那解衣推食,又算做小事了?」
椎心泣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近義悲痛欲絕 心如刀割 捶胸頓足 呼天搶地 反義歡天喜地 興高采烈 手舞足蹈 笑逐顏開 例句一向孝順乖巧的阿芬不幸車禍往生,家屬椎心泣血、悲慟不已。 引用<<中學生多功能成語典>>編者:金淵博、曾鴻儒出版社:金安出版社;<<成語典>>出版社:三民出版社
相依為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依靠,共同生活。[例]他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所以非常孝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