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廢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革除罷黜。《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紀》:「濟陰王以廢黜,不得上殿親臨梓宮,悲號不食,內外群僚莫不哀之。」
祈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祈禱請求。《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紀》:「分禱祈請,靡神不禜。」《晉書.卷一九.禮志上》:「末世信道不篤,僭禮瀆神,縱欲祈請,曾不敬而遠之。」
母慈子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母親的慈愛子女,做子女的孝順父母。語本《書經.康誥》:「天惟與我民彞。」漢.孔安國.傳:「天與我民五常,使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後用來形容禮教興倡,家庭和睦。唐.蘇安恆〈請復位皇太子疏〉:「陛下蔽太子之元良,枉太子之神器,何以教天下母慈子孝焉?何以使天下移風易俗焉?」
孝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也作「孝悌」。
忠孝兩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忠國家和孝順父母兩者都能兼顧。唐.白居易〈除程執恭檢校右僕射制〉:「業傳將略,名在勛籍;蘊天爵以修己,忠孝兩全。」《精忠岳傳》第三三回:「小弟聞得岳元帥忠孝兩全,大重義氣,我此去投他,公私兩便。」也作「忠孝雙全」。
移孝作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移孝順父母的心,來對國家盡忠。語本《孝經.廣揚名》:「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
服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馴服、順從。如:「他照顧父母起居無微不至,態度服帖,左鄰右舍都很推崇。」也作「服貼」。
孝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孝順奉養父母的行為。《周禮.地官.師氏》:「孝行以親父母。」《三國演義》第九回:「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殺之,恐失人望。」
迷離撲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撲朔迷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古樂府詩裡有一首〈木蘭詩〉,敘述一位女子代父從軍的故事。這個名叫木蘭的女孩子,有天在織布時,突然停下來嘆氣,煩惱著日前朝廷下了徵召令,要召她父親上戰場。木蘭覺得父親年事已高,可能無法承受戰地生活,而家裡也沒有哥哥可以代父親上戰場。於是,孝順的木蘭決定自己女扮男裝,代父親去從軍。在軍中,木蘭憑著堅忍不拔的精神,過了十二年都沒被發現是女兒身,還建立了不少功績。凱旋歸來後,她婉拒了君王賞賜的官位,只要求能回鄉過原本的生活。木蘭回到故鄉後,家人非常高興地迎接她。她回到房間,脫下軍裝,換回女兒裝,出來與同袍見面,大家都驚訝得不得了,這個在軍中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
久病無孝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父母長期臥病,再孝順的兒女,也難免會厭煩、怠慢。如:「雖說久病無孝子,但她臥病在床多年,子女卻依舊細心照料,實在難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