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的倫理。[例]孝順父母、友愛手足,是實踐人倫的根本。
每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往往、常常。晉.陶淵明〈雜詩〉一二首之五:「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二刻拍案驚奇》卷五:「所以這兩項人每每私自相通,時常要些孝順。」
福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中註定的福分。[例]她晚年生活安適,子女孝順,大家都說她很有福氣。
菽水之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子女孝順奉養父母,雖是粗疏清淡的食物,也能帶給父母歡慰。參見「菽水承歡」條。明.高明《琵琶記.蔡宅祝壽》:「入則孝,出則弟,怎離白髮之雙親?到不如盡菽水之歡,甘齏鹽之分。」
合情合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於情理。如:「子女孝順父母是合情合理的事。」
方寸已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劉備和諸葛亮的重用。魏國的曹操也很賞識他,想將他延攬過來為自己做事,便在一次戰役中俘虜了他的母親。孝順的徐庶聽說母親落入敵人的手中,心情很亂,便對劉備說:「我本想助你完成大業,但今天母親被俘,我方寸須霺,無法對你有所幫助,請就此別去。」於是離開了劉備,歸附曹操。「方寸須霺」就是指心情很煩亂,手足無措。後來「方寸已亂」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心緒煩亂。出現「方寸已亂」的書證如宋.洪邁《夷堅支志庚.卷八.王上舍》:「吾方寸已亂,何暇遷延!」
關漢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源本于漢代東海孝婦的故事,這個故事在民間長期流傳。其大概內容是:在東海有個寡婦叫周青,一向對婆婆很孝順,不料婆婆自縊而死,周表受誣告,臨刑時,她對人說,我若真有罪,被斬后,血往下流,否則,血就順著竹杆往上流。行刑后,果然血逆流而上,東海一帶三年大旱,后有于公替她雪了冤屈,才又降雨。關漢卿就是在這個民間傳說的基礎上,結合元代的現實生活,加上藝朮創造,寫出了這部動人心弦的悲劇。《竇娥冤》中的竇娥,三歲喪母,七歲離父,十七歲又成了寡婦,孤苦無依。這個戲從竇娥抵債作蔡家的童養媳開始,通過賽盧醫陰謀害命,張驢兒父子大耍無賴,要霸...
伯俞泣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韓伯俞受母責打,由母親打人時的力氣感受到母親體力衰弱而哭泣。見漢.劉向《說苑.卷三.建本》。後比喻孝順。《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伯俞泣杖,因母之老。」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三折:「你孝順似那王祥臥冰,你恰似伯俞泣杖。」
扇枕溫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王延事奉雙親極為孝順,夏天先將枕席扇涼,冬天先以身體溫暖被,再請父母入睡。典出《晉書.卷八八.孝友傳.王延傳》。後比喻事親至孝。也作「扇枕溫衾」。
不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子女對父母不孝順。[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離婁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