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南榮技術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置創新設備,民國81年起因增設國貿等商業類科改名為南榮工商專科學校,民國90年8月1日奉准改制為技術學院。 教學單位 工程科技學群工程科技研究所  電子工程系電機工程系資訊工程系機械工程系營建工程系商業管理學群數位創意行銷學位學程數位行銷系資訊管理系企業管理系管理與資訊系財務金融系人文休閒學群觀光系科餐旅管理系室內設計系應用日語系美容系 校史民國55年(1966) 准予設立籌備,定校址於台南縣鹽水鎮。民國56年(1967) 六月奉准立案訂校名為「南榮工業專科學校」。初設:五專部電子工程科、化學工程科、土木工程科等三科。...
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學院是基督新教培訓其教牧人員的學院,早期都由教派各自基於需要而設,後期則出現超越教派的神學院之出現。此外,由於神學院成立後,再增添其他不同範圍領域的學院科系而成了大學,這在歐美地區亦甚普遍。而神學院的學制,亦不盡相同;有將之定位於知識層來鑽研者,故有研究院的設立,但亦有定位於實用者,故學制定位在專上的層次。但在我國,由於立案問題尚未解決,故神學院校的學位尚未被內政部所承認。唯教育部根據[大學法]精神,開放一般大學增設宗教院系及研究所,以培養宗教學術研究人才。
技術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技術學院在我國技職教育體系屬高等教育階段。技術學院之創設,係為配合我國工業發展之需要,以培養高級工程及管理人才為教育目標,並使我國技術職業教育提升至大學以上程度,建立完整的技術職業教育體系。
  我國第一所技術學院是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教育部於民國六十一年(1972)開始籌設,次年,先成立工業技術學院籌備處,至六十三年籌設完成,正式成立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我國的技職教育體系亦由此完成。自民國八十年起由專科學校改制或籌設之技術學院有國立屏東技術學院、雲林技術學院、朝陽技術學院、台北技術學院及高雄技術學院等。民國八十六年起,一些私立專科學校亦陸續核准改制為技術學院
 ...
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七世紀形成於歐洲官辦美術學院的學派,以古典、傳統為規範,重視技法的一種藝術傾向。今泛指作風保守或缺乏創新風格的藝術或學術派系。
馬爾堡檔案學院(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爾堡檔案學院成立於1894年,院址因設在德國黑森州馬爾堡而得名。1904年停辦,1949年恢復。由黑森州檔案館館長 J.帕普里茨博士兼任該院院長。按照1980年10月1日生效的馬爾堡檔案學院章程規定,它是德國黑森州的一個公共教育機構,其主要任務是為檔案工作人員的進修和檔案科學研究服務。在德國,檔案工作者的職稱分為特級檔案員和高級檔案員兩種,與此相適應,該學院設立研究和專科大學班。特級檔案員要具有大學博士學位(歷史專業),主要是各檔案保管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和領導人;高級檔案員主要從事檔案的接收、保管、整理和分類,以及編製檢索工具等業務工作。檔案員在聯邦檔案館或州檔案館接受半年的職業培訓,然...
學院(一貫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學院是一貫道聖職人員的培育機構;在一貫道未合法化以前,各道場均有培育聖職人員的教育體系,自一貫道於民國七十七年(1988)合法化以後,有些組線道場則將培育聖職人員的教育體系制度化,成為道學院。目前已成立道學院的組線計有:基礎組張培成老前人主持的忠恕學院,安東組高金澄老前人主持的宏宗聖堂道學院,發一組陳鴻珍前人主持的崇德學院,寶光組施慶星前人主持的一貫書院,興毅組楊佛兒前人主持的純陽學院等。
  道學院因是培育聖職人員,故其入學資格較嚴,一般是資深且持清口願之道親;授課時間則採每星期一天至一天半,期限則分初級、中級、高級,每級四年。因學員須自行兼顧事業,唯藉星期六及星期日上課,故...
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學院指以傳授或研究佛學為主的學院;此種學院的創辦多屬佛教界人士,尤其以出家的僧侶為主導,目的不外是弘傳佛法及培育僧才。
  佛學院的創辦,始於民國初年,如歐陽漸的支那內學院,太虛的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等。國民政府播遷來臺,亦隨之興盛起來,目前在臺灣地區不下十幾所;較著名的如佛光山星雲之中國佛教研究院、聖嚴之中華佛學研究所、曉雲之蓮華佛學院、中壢如悟之圓光佛學院等。
  佛學院的組織方式,由於規模不是很大,行政主管大抵只設院長、教務主任、訓導主任等而已。授課情形和方式,則比照一般學校,但多屬小班制。所授的課程,以佛學為主,亦包括與佛學有密切關係之外國語文如巴利文、藏文...
歌德學院(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歌德學院是德意志聯邦對外文化政策下所設立的機構,有的在國內,有的在國外,主要是要推廣德語並且在國外宣揚德國文化。其經費大多數是由德國政府提供。
  歌德學院自一九三二年即開始設立。在納粹時代歌德學院被利用充作宣傳機關,所以一九四五年德國戰敗後,該機構即被盟國所撤銷,到一九五二年又恢復設立。總管理處設在慕尼黑。
  該機構恢復設立的最初目的是在替居住在德國的外國學生以及其他人士補習德語,從一九五四年開始也負責管理設在國外的文化機構,而在國內各地也設立了二十幾所歌德學院。課程每兩個月為一期,有各種不同程度。學生在學習期間也參加各種不同的文化活動。該機構也辦理為期三個月的...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於民國三十五年成立時為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民國五十年升格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民國七十六年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院,民國八十年七月正式改名為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該校在民國八十二年時有教授二十五名,副教授九十二名,講師四十一名及助教三十四名;大學部學生一千六百四十七名。行政組織方面,有院長室、教務、學生事務、總務三處及實習輔導室、進修部等單位,以及一所附屬小學。
  該校館藏圖書約十七萬餘冊,其中日文古書約一萬二千冊,為館藏之特色。
  該校主要在培養國小及幼稚園之師資。在民國八十二年時設有初等教育學系、語文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
國防醫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