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4.01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暴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警世通言.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王涯丞相聽罷,歎道:『我平昔暴殄天物如此,安得不敗?今日之禍,必然不免。』」
韋編三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抱朴子.外篇.自敘》:「聖者猶韋編三絕,以勤經業;凡才近人,安得兼修?」
眾口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釋義︰猶「眾口鑠金」。見「眾口鑠金」條。 01.唐.張九齡〈荊州作〉詩二首之一:「進士苟非黨,免相安得群;眾口金可鑠,孤心絲共棼。」 參考詞語︰群口鑠金注音︰ㄑㄩㄣˊ ㄎㄡˇ ㄕㄨㄛˋ ㄐ|ㄣ漢語拼音︰qún kǒu shuò jīn釋義︰猶「眾口鑠金」。見「眾口鑠金」條。 01.宋.李綱《李忠定公奏議.卷四一.謝親筆劄子》:「陛下察其心於群口鑠金之際,薄其罪於眾人欲殺之時。」 參考詞語︰爍金眾口注音︰ㄕㄨㄛˋ ㄐ|ㄣ ㄓㄨㄥˋ ㄎㄡˇ漢語拼音︰shuò jīn zhòng kǒu釋義︰猶「眾口鑠金」。見「眾口鑠金」條。 01.宋.歐陽澈〈借前韻書懷呈顯道〉詩:「洗垢索瘢何足恤,爍金眾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該。如:「出門在外,當用則用,不必太節省。」《韓非子.初見秦》:「秦當霸而不霸,天下固以量秦之謀臣一矣。」《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
推己及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朱熹〈與范直閣書〉:「學者之於忠恕,未免參校彼己,推己及人,則宜其未能誠一於天,安得與聖人之忠恕者同日而語也。」
得魚忘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語源(出處)2.1 譯文3 近義4 反義5 例句6 引用 釋義捕到魚就忘了捕魚的竹器。原比喻既已領悟道理或掌握精隨,表達它的語言文字就可拋開,不要執著。今指達到目的後就忘記了原來的憑藉。 語源(出處)莊子 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譯文筌是用來捕魚的,捕了魚就忘了漁具。……我那能同忘言的人來談論呢? 近義忘恩負義 得兔忘蹄 過河拆橋 鳥盡弓藏 兔死狗烹 反義飲水思源 落實思樹 感恩圖報 例句你有今天的地位都是王先生的照顧,千萬不可得魚忘筌、過河拆橋喔! 引用&l...
矯枉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朱子語類.卷二一.論語三》:「『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若不學文,任意自做,安得不錯!只是不可先學文耳。子夏矯枉過正,放重一邊,又忒重了,不似此章聖人說得兩無欠闕。」
左右逢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五.蘇東坡詩》:「自非博極群書,足供驅使,豈能左右逢源若是?想見坡公讀書,真有過目不忘之資,安得不嘆為天人也。」
不脛而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詩外傳.卷六》1>晉平公2>游於河而樂,曰:「安得賢士,與之樂此也!」船人盍胥3>跪而對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於江海,玉出於崑山4>,無足而至者,猶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蓋主君無好士之意耳,無患乎無士也。」平公曰:「吾食客門左千人,門右千人;朝食不足,夕收市賦;暮食不足,朝收市賦。吾可謂不好士乎?」盍胥對曰:「夫鴻鵠一舉千里,所恃者六翮爾,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飛不為加高;損一把,飛不為加下。今君之食客,門左、門右各千人,亦有六翮在其中矣,將皆背上之毛,腹下之毳耶?詩曰:『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說苑.卷八.尊賢》。 (2) 晉平公:...
浮光掠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淺見所測,吾不敢言也。至於詩者,言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詠歌之,但其言微,不與常言同耳,安得有不落言筌者乎?詩者,諷刺之言也,憑理而發,怨誹者不亂,好色者不淫,故曰:「思無邪!」但其理元或在文外,與尋常文筆言理者不同,安得不涉理路乎?滄浪1>論詩,止是浮光略影2>,如有所見,其實腳跟未曾點地,故云:「盛唐之詩如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3>種種比喻,殊不如劉夢得4>云「興在象外5>」一語妙絕。 〔注解〕 (1) 滄浪:嚴羽,字儀卿,一字丹丘,自號滄浪逋客。南宋邵武人,生卒年不詳。為文學批評家,論詩以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為上,且以禪說詩,清人王漁洋本其說而立神韻一派。著有《滄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