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所。《三國演義》第四回:「操無妻小在京,只獨居所。」《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季恬逸因缺少盤纏,沒處尋所住,每日裡拿著八個錢買四個吊桶底作兩頓喫。」也稱為「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寄居。《文選.張衡.西京賦》:「鳥畢駭,獸咸作,草伏木棲,居穴託。」《三國演義》第二九回:「平生好擊劍騎射,居曲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目、過目。《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請與君之士戲,君馮軾而觀之,得臣與目焉。」《文選.左思.吳都賦》:「於是弭節頓轡,齊鑣駐蹕,徘徊倘佯,目幽蔚。」
而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安於所處的環境。《朱子語類.卷一四.大學.經上》:「安,謂隨所而安,蓋深於靜也。」也作「隨遇而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亡國後寄居他國的諸侯貴族。《禮記.郊特牲》:「諸侯不臣公,故古者公不繼世。」
2.寄國外的有錢人。如:「他把家產變賣後,移民國外去當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遷居他鄉。《周書.卷四一.列傳.庾信》:「南北流之士,各許還其舊國。」《紅樓夢》第五七回:「林家真沒了人了,縱有也是極遠的族中,也都不在蘇州住,各省流不定。」
託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事物以寄託作者的情興。《宣和畫譜.卷二○.墨竹.文同》:「善畫墨竹,知名于時。凡於翰墨之間託物興,則見於水墨之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寄身、託身。《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宋.蘇軾〈和寄天選長官〉詩:「形宇宙間,佚我方以老。」
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流離失所」。見「流離失所」條。01.元.蘇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七.丞相史忠武王》:「北渡後,名士多流失所,知公好賢樂善,偕來游依。」 
隨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隨遇而安」。見「隨遇而安」條。01.宋.魏了翁〈浪淘沙.老眼靜中看〉詞:「世念久闌珊,隨隨安,人情猶望袞衣還。」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