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木含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韓詩外傳》卷九:「皋魚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比喻父母亡故,兒女不得奉養的悲傷。明.汪廷訥《獅吼記》第二齣:「先父公弼,作宦黃州,因而流岐亭,不幸風木含悲,年來獨與妻房柳氏,諧其伉儷。」也作「風木之悲」、「風木之思」、「風樹之悲」、「風樹之感」。
撥亂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春秋》何以始乎隱?祖之所逮聞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何以終乎哀十四年?曰:備矣!君子曷為為《春秋》1>?撥2>亂世,反3>諸正,莫近諸《春秋》。 〔注解〕 (1) 《春秋》:書名。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為編年體史書。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書常以一字一語之褒貶微言大義。因其記載春秋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亦稱為「十二經」。公羊、穀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稱為「春秋三傳」。 (2) 撥:扭轉。 (3) 反:通「返」,歸返,返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灰、灰燼。《戰國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新唐書.卷八三.懿宗八女傳》:「咸通十年薨。……又許百官祭以金貝、車、廞服,火之,民爭取煨以汰寶。」
生吞活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山居士《魚兒佛》第三齣:「又有一樣,把別人的文字取了自己高名,那前輩受他生吞活剝的怎麼處?」
颯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水聲。唐.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詩:「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唐.杜甫〈乾元中居同谷縣作〉詩七首之四:「四山多風溪水急,寒雨颯颯枯樹濕。」
隨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王惲〈與左山商公論書序〉:「如楊少師維摩等帖,天真爛熳,上法二王,下與魯公爭衡,至縱心所欲,皆正筆而不踰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叩、擊。如:「敲打」、「敲鑼」。唐.李商隱〈北青蘿〉詩:「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宋.蘇軾〈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詩:「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仰人鼻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仰給於人,寄人籬下,俯仰由人,聽人穿鼻反義:自立門戶,自力更生,自立門戶辨似: 仰,音ㄧㄤˇ,依賴。不可寫作「抑」。 「仰人鼻息」及「寄人籬下」都有仰賴他人的意思。 「仰人鼻息」側重於行事受制於他人,不能自主;「寄人籬下」側重於依靠他人生活,不能自立。 仰人鼻息 寄人籬下 辨似例句 ○ ㄨ 主管狐假虎威,欺壓屬下,我們這些小職員每天過著~的日子,能不處處小心謹慎嗎? ㄨ ○ 借住朋友家多年,這對小夫妻終於租了棟小公,脫離了~的生活。
目無全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秦哲學家莊子喜歡用言來啟發人們的智慧,他在〈養生主〉這篇文章中,就用了一則「庖丁解牛」的言,來讓人們了解理想的人生觀到底是什麼。這則言的內容大意是說:庖丁為文惠君分卸一頭牛的肢體,不僅動作像最美妙的舞蹈,所發出的聲音更像是最好聽的音樂。文惠君不由讚嘆地問:「你是怎麼辦得到的?」庖丁說他所喜歡的是「道」,已經比技巧更進了一步。剛開始解牛的時候,眼睛所看的無非就是頭牛,根本無從下手。三年之後,才有所領略,眼睛已能看到牛的筋骨結構。到了現在,已可以不藉用目視,純粹運用精神感覺來動刀了。循著牛體天然的組織結構,削劈筋骨間的空隙,然後把刀子引向骨節的孔穴,牛就分卸完成了。在這個過程中,連牛體脈絡...
袖手旁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一條溪流獨特的面貌。除了對山水的描摹,柳宗元也藉著山水來表達自身對現實的激憤不平,使其作品真正達到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境界。雖然文名日盛,但是柳宗元在仕途上卻屢遭貶抑。由於永貞革新失敗,柳宗元、劉禹錫及其他革新派人士相繼被貶。柳宗元先被貶為邵州刺史,行至半路,又被加貶為永州司馬。永州一貶十年,柳宗元才被召回京,未受到重用,便被改貶為柳州刺史。長期的貶謫生活,對柳宗元的健康和精神造成了不小的打擊,未老先衰。後雖經友人多方奔走,憲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但詔書未到柳州,柳宗元就已病死,時年僅四十七歲。柳宗元的才華洋溢,抱負卻不得伸展,讓身為好友的韓愈十分感嘆,在給好友的祭文之中,韓愈寫道:「這種情形...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