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6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兩種相異之觀念或事物,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手法。如黑與白、大與小,互相比較對照,使其特徵更加明顯,稱為「對比」。如:「對比色」、「對比他前後的表現,確實是進步多了。」
2.比例。如:「班上男女生的人數對比是二比三。」
|
相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面對面、相向。《儀禮.士昬禮》:「婦乘以几,從者二人,坐持几相對。」《三國演義》第三一回:「次日,兩軍相對,各布成陣勢。」
2.相稱。唐.韓愈〈朝歸〉詩:「服章豈不好?不與德相對。」《紅樓夢》第三二回:「況且他活著的時候,也穿過我的舊衣服,身量又相對。」
|
對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著儀仗。唐時正殿設有儀仗,中書、門下及三品官奏事,及御史彈劾百官都是對著儀仗上奏。《舊唐書.卷九二.列傳.蕭至忠》:「舊制:大臣有被御史對仗劾彈者,即俯僂趨出,立于朝堂待罪。」《資治通鑑.卷二一一.唐紀二七.玄宗開元五年》:「諸司皆於正牙奏事,御史彈百官,服豸冠,對仗讀彈文。」
2.詩文中句子的對偶。清.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下:「對仗固須工整,而亦有一聯中句自為對偶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五回:「你看這四首詩,鍊字鍊句及那對仗,看著雖像是小品,然而非真正作手作不出來。」
|
對號入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照票券上的座位編號坐下。如:「這班車是對號入座的,我們有票,不必急著搶先上車。」
2.比喻將可能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對照連繫起來。如:「他的談話內容沒有影射任何人,請勿對號入座。」
|
門當戶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親的雙方家庭經濟和社會地位相等。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六齣:「老乞婆,偏你會做媒,但是門當戶對的便好了。」《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與二邊說合,門當戶對,結為姻眷。」也作「當門對戶」、「戶對門當」。
|
應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言語間的酬答。《論語.子張》:「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三國演義》第九八回:「恪字元遜,身長七尺,極聰明,善應對,權甚愛之。」也作「應答」。
2.對付。《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姊夫與家老小,且往鄰村閃避,咱在此應對他不妨。」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俺這裡高聲叫有賊,慌走到街裡,又無一個巡軍捷譏,著誰來共咱應對。」
|
資訊不對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訊不對稱 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指參與交易各方所擁有、可影響交易的資訊不同。一般而言,賣家比買家擁有更多關於交易物品的訊息,但相反的情況也可能存在。前者例子可見於二手車的買賣,賣主對該賣出的車輛比買方了解。後者例子比如醫療保險,買方通常擁有更多訊息。1、隱藏的特性(hidden characteristics)係指交易的一方知道其本身...
|
楚囚相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晉南北朝時,因五胡亂華而南渡的達官名士,每至美日則相邀於新亭宴飲,有感於山河變色,身負國仇,因此相視流淚。王導便以為應共赴國難,不應如楚囚相對泣。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後比喻陷於困境時如囚犯相對哭泣,無計可施。《郎潛紀聞》卷一二:「今日之行,榮於登仙,諸君何至作楚囚相對耶?」也作「楚囚對泣」。
|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與人之間的機緣巧合,全憑緣分。《水滸傳》第三五回:「宋江聽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也作「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