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91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等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主張平等對待所有人,且保障每個人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擁有相同權利的思想。
平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生而平等」是西方十八世紀啟蒙運動思想家所深信不疑的一項真理,也是天賦人權論所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論據。不過,倘若對平等加以仔細的商討時,人們又難以找出人與人之間有著完全相似或平等的地方來。因此,平等理論的探究,就不能執著於一個特定的層面加以討論。基督教的平等論認為人是至上神所創造的受造物;神創造了亞當與夏娃,然後他們綿延了他們的子子孫孫。在神的面前,人與人都是平等的,不分男女、老幼、貧富、貴賤、智愚、強弱等。基本上,人們都是神的子民,神對人們的慈悲、愛護、關照都是一視同仁的。因此基督教所強調的平等是基於人與神的關係。
  平等論也可以從另外的方面加以討論。就人與人的相似處來看,...
平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相等、不公平。如:「廢除不平等條約」、「同樣是參賽的球隊,我們卻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古尊宿語錄》卷四三:「上堂:『大眾,彼我雖殊,根塵有異,然則性自平等平等者,平等尚無,況有不平等者。』」《朝鮮王朝實錄.顯宗實錄.卷一三》:「頃日詢問之時,洪命夏果有逆耳不平等說,而此不過率爾之言。原其本心,豈有他哉?」
平等待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待身分條件相同的人使用高低不同的相待標準。通常指對較低一方而言。如:「同樣是來參賽的球隊,我們卻受到了不平等待遇。」
種族平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內各民族在法律上均享有同等的權利與義務,不因其性別、種族、膚色、黨派等的不同而有差別待遇,稱為「種族平等」。
平等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略國與被侵略國家,不依平等待遇所訂定的國際條約,內容常危及國家利益及破壞國家主權。
男女平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女間的權利、義務及社會地位同等而無差別。如:「儘管時代已經十分進步,男女平等卻仍是許多人追求的理想。」
平等與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平等與教育的關聯,始於西方十八、十九世紀時,許多法國啟蒙思想家以為所有人在潛在能力方面都是平等的,而人性中之所以有不平等現象發生,是由於偶然和教育的關係。因此他們認為如果要克服人性中不平等的現象,必得由平等的教育作起。
  法國十八世紀的啟蒙思想家艾爾維修(C.A. Helvetius, 1715~1771),受到感覺論(Sensationalism)的影響,在他的名著〔論精神〕(De I'Esprit)中,企圖證明人的所有心靈能力,在感官中均有其根源。艾爾維修並認為在人的心智組織(mental organization)中,並沒有任何「不平等」的原因可以解釋表面存在的種種不平...
生命平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層生態學者如Bill Devall與George Sessions等所鼓吹的一種主張:所有構成生態圈的物種與個體都是整體生態圈相互關連的一部份,具有同等的價值。根據這項主張,生態圈的物種與個體之所以有價值,並不是因為作為個別的存在他們才具有價值,而是因為屬於生態圈的一分子而具有價值。為了要奉行此一主張,人類應該過簡單的生活,不再依賴科技來營生,並將維持基本生存的政治組織零散化、去中心化,並以生態為考量而來作為劃分社區的基礎,進而使我們與周遭的環境產生和諧與自我調適的關係。
平等與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等與教育的問題,在西方啟蒙運動時期的教育家已甚為重視。法國教育家艾爾維修(Claude Adrien Helvetius, 1715~1771)即相信人的心靈基本上是相似的,沒有差異;人之與人的差異,係來自後天的機遇及教育。人與人的平等,教育亦可以提供一臂之力。另一位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康多塞(Marquis de Condorcet, 1743~1794),則認為人的天賦能力是不平等的;教育有強化此一不平等現象的可能性。但是康多塞相信教育是有助於人們自由及平等的促進,因此他主張教育上的真平等,是個人接受教育的機會要平等。另一位掀起教育思想革命的教育大家盧梭(Jean Jacques Ro...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