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5.31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境的這些小改變。6.個案是想改變、有能力改變,而且已經盡其可能讓改變能奏效,因此治療師要和個案維持平等合作的治療關係,而不是要想方設法去控制其抗拒的一些行為模式;一旦治療師能與個案維持合作的治療關係,個案的抗拒即會煙消雲散。7.要相信個案是願意解決自己困擾問題的。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英文關鍵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參考資料王文秀、田秀蘭等人著。兒童輔導原理。1997年初版。頁138-139。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求全責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怎的能向平等眾生身上求全責備?」
博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等遍及眾人的愛心。《孝經.三才章》:「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遣其親。」
三民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民主義為 國父孫中山先生所創,係民族主義、民權主義與民生主義的簡稱,亦為我國目前之基本立國精神。民國初期,三民主義尚屬中國國民黨一黨之基本主張,後來成為中華民國憲法明訂之立國精神,我國的教育措施也秉承此精神,訂立教育宗旨。民國十七年五月通過十五項實施原則。民國十八年三月,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中,重行議定教育宗旨,並經教育部通令全國各級教育機關切實遵守,文字明訂:「中華民國之教育,根據三民主義,以充實人民生活、扶植社會生存、發展國民生計、延續民族生命為目的。務期民族獨立、民權普遍、民生發展,以促進世界大同。」同時議定實施方針,對各級學校三民主義之教學及普通教育、社會教育、大學及專門...
例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般的原則、規律之外。如:「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不應有例外。」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英國公學(public school)古老的傳統藤條打屁股caning影響),台灣的學校體罰在兩性平等方面相當落實,女生被打是常事(雖以打手心為主,打其他部位還是很多,參見科班條),女教員對男學生執行打屁股或拳腳相加更是普遍(日本或韓國的打屁股和徒手制裁通常是男教員對男學生)。台灣作家洪醒夫發表在《台灣日報》副刊的步入文壇成名作〈逆流〉這篇小說通過男主角的敘述刻劃學校打屁股的慘酷:「我的血染溼了我的內褲,我不能坐椅子,我不能走路。」台灣作家侯文詠2002年發表的《我的天才夢》裡回憶中學時被藤條打屁股的往事,寫到:「我想...
常態編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放棄學習的傾向,因此提出貫徹常態編班的政策,要求各校嚴格執行。常態編班的優點在於:體現每一位學生平等受教權的教育理想;有助於學生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學生可以更容易學習到尊重、包容與合作的態度和行為。但是常態編班也有其限制,例如:學生差異過大時,教師不易兼顧學生個別差異的學習;學生異質性高,班級常規不易管理。從教育理念來看,常態編班符合教育均等的理想,在實際執行時教師所面臨因材施教、班級常規等問題,應在教師專業能力所能解決的範圍之內。但如能降低班級學生人數、紓解學生升學壓力,常態編班將能發揮更大的效果。 中...
教育公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不因為個人身分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待遇。所以公平的最初意義,就是「等量」對待,所謂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就是此意。隨著時代的演變,公平的意義已有所改變。由於個人的先天條件不同,有的出身貧寒,有的為富家子弟,男女亦有差異,種族之間也不相同,如果僅僅給予個人相同數量的對待,在實質上是不夠的,所以當今的公平一詞,已經超越「等量對待」的概念,在教育上亦是如此。 分類目前對於教育公平的闡釋,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把教育公平分為水平公平、垂直公平、代際公平三種。水平公平指對於相同的人給予相同的對待;垂直公平指對於不同的人給予不同的對...
歸因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乎意表的情形之下尤然。人們通常都會把自己的成功或失敗之於能力、運氣、努力、身心狀況、興趣或是程序不公平等等這些因素,當人們在做因果關係的歸因時,基本上他們是在尋求或是創造一種信念,用來解釋所發生的事情以及為什麼。一旦這樣的解釋成立之後,個人就會利用這樣的信念來看待自己或是周圍的環境。(註1) 歸因的向度Weiner認為人們對於成功或失敗的歸因,絕大多數都可以歸類到三個不同的向度,也就是控制信念、穩定性、和責任的歸屬。1. 制控信念(內控型或是外控型)指的是成功歸諸內在因素或是外在因素之謂,例如在一個人成功的時候,會反觀自...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社群的論述意涵整理如下:孫志麟(2004)認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為:教師和校內外的教育工作者,基於平等互惠、民主開放的原則,進行專業對話,實踐批判反思、教學、改進與研究,並促使全體教師一起發展。林劭仁(2006)闡述,其內涵為在師資培育機構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意義在於引發教授、教師、學生及行政人員的自我學習動力與潛能,並藉此提升其專業自主的能力。而教育部則在2010(教育部,2010)於《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中說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為一群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組成,其持有共同的信念、願景和目標,為了促進學生獲得更好...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