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5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倘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假設語氣的連接詞,即如果、假使。《紅樓夢》第五八回:「倘若不叫上他父母親人來,只怕有混帳人頂名冒出去。」《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倘若他們一個個都講起平等來,不聽我的節制,這差使還能當嗎?」
庶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民、百姓。[例]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認知治療法(cognitive_therap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運用蘇格拉底式對話,用開放性問句協助當事人覺察、反思個人信念後,建構自己的理論。諮商師與當事人建立平等合作的治療關係,來檢驗當事人的認知信念的正確性,以及對自己生活的影響程度。治療性的改變是來自當事人自己在治療過程中蒐集矛盾的正具,並面質自己的錯誤信念,進而做正確評估和修正。 認知治療法強調幫助當事人自己探索錯誤概念,而非像REBT的治療者般具指導性,示範理性的思考方式。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認知治療法英文關鍵字:(cognitive therapy) 參考資料1. Gerald Corey (2009). 諮商與心理治...
強詞奪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後,孫皓也提出許多問題想要辯倒僧會,他問僧會說:「佛教所宣揚的是什麼道理呢?」僧會回答:「是視眾生平等。君王能夠愛民,使人民安居樂業;人民能懂孝悌仁義,互相友愛。」孫皓聽了之後又說:「這不都是孔孟的道理嗎?」僧會回答:「佛法與孔孟之道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孔孟主要傳揚人倫,這點與佛法是一樣的,但是佛法更加廣泛,提及因緣生滅、諸行無常,這則是孔孟之道所沒有的。」孫皓雖然強自狡辯,但仍無法辯倒僧會,也就不敢隨便毀壞廟宇佛像了。後來「強詞奪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強詞昧理」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沒有道理卻強行狡辯,硬說成有理。
分庭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的關係對等,以平等的禮節相見。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當。《儒林外史》第四○回:「但凡做的來,蕭雲仙就和他分庭抗禮,以示優待。」也作「分庭伉禮」。
激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tting Theory)4.2 激勵的過程理論(process)4.2.1 公平理論/公道理論/平等理論(Equity Theory)4.2.2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4.2.3 認知評價理論(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4.2.4 增強理論(Reinfornement Theory)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激勵(motivating)的意義激勵(motivating)是指透過誘因或刺激物,來激發成員的工作意願和行動,使成員朝著組織目標努力前進的過程。 激勵的功能(...
偷換概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誤導人的說詞,因為對方真正的論據並沒有被推翻。 例子對象事實:教育部於中小學的教師手冊內編入「性別平等」以及「包容不同的性傾向」的相關內容。偷換概念:「教育部支持並鼓勵同性戀,推廣濫交行為。」[1]外部連結參考資料
一視同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平等看待,不分厚薄。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一折:「為甚麼小的兒多貧困,大的兒有金銀,爹爹妳妳阿,你可怎生來做的個一視同仁。」
象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有形的事物來表現無形的觀念。即對抽象的觀念、情感等不直接指明,而根據理性的關聯、社會的約定,透過某種意象為媒介,間接加以陳述的表達方式。[例]國旗上的青天白日滿地紅象徵自由平等博愛。
文化回應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異性與共同性。尊重個體不同的性別、種族、族群、宗教、價值、生理、心智能力,但也要引導學生致力於自由、平等及正義。10.相信教師的角色與責任是為每個學生提供有效及增能的教學。 參考書目劉美慧 建構文化回應教學模式:一個多族群班級的教學實驗花蓮師院學報11期(2000/12) 。P115-142何縕琪、林喜慈(2006):文化回應教學之實踐與省思:一個多族群班級的行動研究頁。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民 95,第 2 期。P39-40陳嘉陽(2003),教育概論(上冊)。教甄策略研究中心。P213-214。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