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掣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宓子賤治理亶父,恐魯君聽信讒人,使己無法依其理想施政。因而借著魯君派在他身旁的二吏書寫記錄,又從旁搖晃他們的手肘,使他們無法寫字,再據此將他們辭退,借此來向魯君進諫。見《呂氏春秋.審應覽.具備》。比喻為難、牽制。《舊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若謂志氣足任,方略可施,則當要之於終,不宜掣肘於其間也。」《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那知鄂撫缺苦,又係督撫同城,事事掣肘,所以萬帥不願意。」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狗盜雞鳴注音︰ㄍㄡˇ ㄉㄠˋ ㄐ| ㄇ|ㄥˊ漢語拼音︰gǒu dào jī míng釋義︰即「雞鳴狗盜」。見「雞鳴狗盜」條。 01.宋.陸游〈賀施知院啟〉:「志氣已衰,無復獻狗盜雞鳴之技。」 02.《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報仇的這樁事,是樁光明磊落見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須這等狗盜雞鳴,遮遮掩掩。」
懷才不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才不遇」是指懷抱才能,卻不能遇到賞識的人或施展才能的時機。《喻世明言.卷五.窮馬周遭際賣䭔媼》中,敘述一個名叫馬周的讀書人,才學志氣都遠勝他人,可惜孤貧無援,所以眼看著才能不如他的人個個都飛黃騰達,只有他「懷才不遇」,經常藉酒澆愁。後來「懷才不遇」就用來形容懷有才能卻際遇不佳,不受重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增進、增加。如:「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易經.泰卦》:「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簞食瓢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吃一碗飯,只喝一瓢水。形容生活簡單、清苦。語本《論語.雍也》。 △「陋巷簞瓢」
一鳴驚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只可憐安公子經他兩個那日一激,早立了個一飛沖天,一鳴驚人的志氣。」
痛定思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愈,字退之,唐河陽人。他自幼父母雙亡,由兄嫂撫養長大。後來哥哥死於貶謫之地,靠著嫂嫂教養成人。艱苦的環境並沒有限制韓愈的志氣,他努力讀書,終於如願在朝廷為官。但個性耿直的韓愈,屢次犯顏直諫,因而被一再貶黜。在韓愈給他弟子李翱的〈與李翱書〉中提及:他在京八九年,沒有收入,都靠求人度日,過得非常辛苦。在心靈上也留下不小的創傷。事過之後,回想起當時的情形,更是令人傷心得不知如何自處。可見他是如何地志不得伸。後來「痛定思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吸取慘痛教訓,警惕未來。
坦腹東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詩:「坦腹東床下,由來志氣疏。遙知向前路,擲果定盈車。」
聞雞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遂喚醒劉琨,與之一起舞劍。從此以後,他們聽到半夜雞叫,就起床舞劍,刻苦練武。=四.=例子 他從小就有志氣,聞雞起舞,所以很有學問。=五.=反義 虛度光陰=六.=故事祖逖,字士稚,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人。自幼性格豁達坦蕩,輕財好俠,常散谷帛救濟貧困之人,很受人們尊重。後來發奮博覽群書,通古曉今。劉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縣)人。在青年時代就有為國立功的大志。他二十多歲時,與祖逖同為“司州主簿”(司州,今河南洛陽一帶,主簿,管文書簿籍的官吏),兩人意氣相投,對於當時內憂外患的國家危局抱著共同的看法;也懷著共同的報...
慷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志氣昂揚。《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客遊汴京,途中遇一壯士,名喚盧彊,見他義氣慷慨,性格軒昂。」也作「慨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