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言過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言辭虛妄誇大,與事實不相符。#語出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
殃及池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珠,排光池水,使池裡的魚受到無辜牽連。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殃及池魚」,比喻無故受到牽累。另外,漢朝應劭的《風俗通義》裡,也有記載「殃及池魚」的不同故事。他寫到「城門失火,禍及池中魚」的來源,一般的說法是:一個看守城門的人,姓池名魚,城門失火時上前撲救,結果被燒死。但有一本《百家書》裡卻是記載:「宋國的城門失火,眾人舀池子裡的水救火,池水因而乾枯了,裡面的魚都露了出來,就被大家抓去吃。」也說明了池魚因城門失火而受到無辜牽連。
崩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崩裂毀壞。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文帝即位二十三年,日月薄蝕,地數震動,毀壞民廬舍,關東二十九山,同日崩潰。」
百聞不如一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傳聞不如親見注音︰ㄔㄨㄢˊ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ㄑ|ㄣ ㄐ|ㄢˋ漢語拼音︰chuán wén bù rú qīn jiàn釋義︰猶「百聞不如一見」。見「百聞不如一見」條。 01.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春秋》以為『傳聞不如親見』,親見之人,斯為審矣。」 02.《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臣愚以為傳聞不如親見,視景不如察形。」 參考詞語︰千聞不如一見注音︰ㄑ|ㄢ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 ㄐ|ㄢˋ漢語拼音︰qiān wén bù rú yī jiàn釋義︰猶「百聞不如一見」。見「百聞不如一見」條。 01.《陳書.卷三一.蕭摩訶列傳》:「安都謂摩訶曰:『卿驍...
東食西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東家吃飯,到西家過夜。比喻企圖兼有兩利,貪得無厭。語本漢.應劭《風俗通義》逸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忘記。通「諼」。《禮記.大學》:「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漢書.卷一○○.敘傳上》:「朝貞觀而夕化兮,猶諠己而遺形。」顏師古注引應劭曰:「諠,忘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山名。即衡山。位於大陸地區湖南省衡山縣西,為五嶽中的南嶽。漢.應劭《風俗通義.卷十.山澤》:「南方衡山,一名霍山。」
閣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人的敬稱。初為對顯貴者的尊稱,後乃泛用。《漢書.卷一.高帝紀下》「大王陛下」句下漢.應劭.注:「因卑以達尊之意也。若今稱殿下、閣下、侍者、執事,皆此類也。」《老殘遊記》第六回:「閣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來做點事情實在可惜!」也作「閤下」。
改邪歸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歸」,典源分別作「背」、「向」。指改正錯誤的行為,返回正途。語本漢.應劭《漢官》。 △「棄暗投明」
倡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帶頭發起、提倡。《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甄豐、劉歆、王舜為莽腹心,倡導在位,褒揚功德。」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三.愆禮.河南尹太山羊翩祖》:「雅有令稱,義當綱紀人倫,為之節文,而首倡導犯禮違制,使東嶽一郡朦朦焉,豈不愍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