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0.33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智若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元.陳高〈如愚齋記〉:「《老子》有言『大智若愚』,若甯武子邦無道則愚,我夫子以為不可及。若二子之所謂愚,其果愚也哉?」
患得患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史.卷三八○.何鑄等列傳》:「論曰:『……孔子所謂鄙夫患得患失無所不至者,此輩是已。』」
刻舟求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刻舟求劍」。見「刻舟求劍」條。 01.唐.劉知幾《史通.卷五.因習》:「夫事有貿遷,而言無變革,此所謂膠柱而調瑟,刻船以求劍也。」  參考詞語︰求劍刻舟注音︰ㄑ|ㄡˊ ㄐ|ㄢˋ ㄎㄜˋ ㄓㄡ漢語拼音︰qiú jiàn kè zhōu釋義︰猶「刻舟求劍」。見「刻舟求劍」條。 01.宋.嚴仁〈歸朝歡.五月人間揮汗雨〉詞:「變化往來無定所,求劍刻舟應笑汝。」 
心猿意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同契.卷上.中篇》漢.徐景休箋註守禦固密者,如龍養珠,心不忘;如雞抱卵,氣不絕也。……真積力久,太和充溢,動靜休息,常須謹守。守則昌,失則亡,不可須臾離也,所謂行住坐臥,不離這個。行則措足於坦途,住則凝神於太虛,坐則勻鼻端之息,臥則抱臍下之珠。久而調習,無有間斷,方是端的工夫。否則心猿不定,意馬四馳,神氣散亂于外,欲望結丹,不亦難乎!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邯鄲學步」條。 01.《抱朴子.內篇.雜應》:「凡庸道士不識此理……乃更不如凡人之專湯藥者;所謂進不得邯鄲之步,退又失壽陵之義者也。」 參考詞語︰枉轡學步注音︰ㄨㄤˇ ㄆㄟˋ ㄒㄩㄝˊ ㄅㄨˋ漢語拼音︰wǎng pèi xué bù釋義︰猶「邯鄲學步」。見「邯鄲學步」條。 01.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定勢》:「因利騁節,情采自凝。枉轡學步,力止壽陵。 」 參考詞語︰壽陵匍匐注音︰ㄕㄡˋ ㄌ|ㄥˊ ㄆㄨˊ ㄈㄨˊ漢語拼音︰shòu líng pú fú釋義︰壽陵年輕人學步邯鄲不成,爬行回去的故事。見「邯鄲學步」條。 01.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杜篤賈逵之曹,劉珍潘勖之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依賴。如:「憑藉」、「依藉」、「慰藉」。《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杯弓蛇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1>《管子》書:「齊公出於澤,見衣紫衣,大如轂,長如轅,拱手而立。還歸,寢疾,數月不出。有皇士者,見公語,驚曰:『物惡能傷公!公自傷也。此所謂澤神委蛇者也,唯霸主乃得見之。』於是桓公欣然笑,不終日而病愈。」予之祖父郴2>,為汲令3>,以夏至4>日詣見5>主簿6>杜宣7>,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8>,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9>,攻治萬端10>,不為愈11>。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12>,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13>聽事14>,思惟良久,顧15>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一三.譏不肖子》:「所謂焚膏繼晷者,非為身計,正為門戶計。且異日恩封,庶幾及父母耳。」
買櫝還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言論,普遍告知世人。所以並不加以修飾,以免人們只喜愛他美妙的言辭,而忽略了其中的功用。」後來韓非子所謂的楚人賣珠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買櫝還珠」,用來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
毛遂自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從於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於堂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遂以為上客 一、解釋比喻自告奮勇,自我推薦。 二、故事秦軍圍攻邯鄲時,趙王曾派平原君去求援,當時擬推楚國為盟主,訂立合縱盟約聯兵抗秦。平原君約定跟門下有勇有謀文武兼備之食客二十人同往楚國,不必到外面去尋找。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