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敷衍塞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八旗通志.卷二○七.人物志.大臣傳.白鍾山》:「地距黃河,水次窵遠。全賴溝渠深通,葦柴方可依限出筏,但營弁領銀,興挑敷衍塞責,應委幹員、駐工監督取結。」
|
力爭上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部,請以大金沙江為界,江東之境,均歸滇屬。明知英人多費兵餉,占此形勝,萬萬不肯輕棄,然必借此一著,方可力爭上游,振起全局。外部果堅拒不應,兩次停商而臣不顧,數次翻議而臣不顧,外部所稍依允者,印度部復出而撓之,印度部所稍鬆勁者,印度總督復出而梗之,印督至進兵盞達邊外之昔馬,攻擊野人,以示不願分地之意,臣相機理論,剛柔互用,外部謂此議非出自總理衙門,與雲貴總督,盡係使臣之私意,臣電請總理衙門向英使歐格訥辯論,以昭畫一。
|
無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憂患、顧慮。《書經.畢命》:「四方無虞,予一人以寧。」《三國演義》第二九回:「毒已入骨,須靜養百日,方可無虞。」
|
有備無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事有準備,方可免後患。《左傳.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文明小史》第四三回:「雖然現今沒有事情,然而我們總是防備的好。自古道:『有備無患』。」
|
兩全其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寵臣阿合馬,在執掌國家財政大權期間苛徵賦稅,貪贓枉法,死後不但被追討家產,世祖還命人開棺戮屍,君臣雙方可說是兩敗俱傷。所以監察御史陳天祥在上書彈劾盧世榮時,便以此事為警惕,建請朝廷在未釀大禍前,先將盧降職查考,使「君父臣子之間,上下兩全其美」,一方面國家不致再受其害,一方面也可免盧本人步上阿合馬的後塵,希望如此能顧全君臣雙方。後來「兩全其美」即用來指做事顧全雙方,使兩方面都能蒙受其益。同時期有一戲曲《連環計》,此劇描述王允利用貂蟬讓董卓與呂布反目的故事。其中一段描述在某一宴席上,王允故意讓國色天香的貂蟬侍奉董卓,董卓為其容貌所吸引,於是對王允說:「司徒,我三五日間成其大事,則少這麼一個好夫人。...
|
龍蛇雜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種人物混雜在一起。形容分子複雜,通常是指黑道人物。如:「那地方可是龍蛇雜處,你要小心啊!」也作「龍蛇混雜」。
|
棋逢敵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棋時碰上了實力相當的對手。比喻雙方實力差不多,難分高下。[例]這場冠亞軍之戰,雙方可說是棋逢敵手,因此戰況激烈。
|
識時務者為俊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比喻認清時代潮流者,方可為英雄豪傑。《三國演義》第七六回:「今奉吳侯命,特來勸諭將軍。自古道:『識時務者為俊傑。』……將軍何不從瑾之言:歸順吳侯,復鎮荊襄。」《東周列國志》第六九回:「夫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權變者為英豪。」
|
掩人耳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東周列國志》第一二回:「但展轉躊躇,終是殺之無名,必須假手他人,死於道路,方可掩人耳目。」
|
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疱疹」條。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