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投鼠忌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漢書‧賈誼傳》:「里諺云:『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於器,尚憚不投,恐傷其器,況余貴臣之近主乎?」 故事西漢文帝在位期間,賈誼上書為丞相周勃陳情,他寫道看到老鼠的時候,大家都想拿起手邊的重物砸死他,但是又怕連老鼠旁邊的家具也打壞了,所以不敢輕舉妄動;連對人人喊打的老鼠都有這種顧忌,更何況是最親近君王的大臣呢?如果大臣犯法了?他建議可以賜他死罪,但不能羞辱他,像是一些割鼻、鞭刑等。這其實是一種尊重君王的表現,已些望大夫們能以羞恥心而能潔身自愛。 解釋比喻...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晉春秋》:蜀漢亡國後,後主劉禪一家東遷到魏國都城洛陽。司馬昭與劉禪宴飲,給劉禪觀看原來蜀國的表演,旁邊的人都觸景生情而感到哀傷,劉禪卻嬉笑自若……司馬昭問他:“想不想念蜀國啊?”劉禪回答說:“這裏很快樂,不想念蜀國。” 四.例子1. 杭州的風景這麼美,他樂不思蜀,不想回家了!2. 你到了國外,不要樂不思蜀啊! 五.近義樂而忘返 六.反義故國之思|臥薪嘗膽|黍離之痛 七.故事劉備的兒子劉禪在父親死後,繼承父業。但是輔佐他的諸葛亮死後,劉禪就漸漸控制不了情勢了。後來魏國進攻蜀漢,打得蜀國無力招架,只好投降。蜀國亡國後,魏王...
門庭若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法子。真正是門庭如市,有求必應,因此撫臺更把畢珠看得十分倚重。」 03.《掃迷帚.第一三回》:「旁邊觀看的人,都稱此女為仙姑,說治病如何靈驗,因而門庭如市,獲利無算。」 參考詞語︰門前如市注音︰ㄇㄣˊ ㄑ|ㄢˊ ㄖㄨˊ ㄕˋ漢語拼音︰mén qián rú shì釋義︰猶「門庭若市」。見「門庭若市」條。 01.唐.元稹〈連昌宮詞〉詩:「開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漸漸由妃子;祿山宮裡養作兒,虢國門前鬧如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突起、鼓出。如:「努嘴」、「努著眼睛」。唐.彥謙〈采桑女〉詩:「春風吹蠶細如蟻,桑芽纔纔努青鴉嘴。」《紅樓夢》第六七回:「旁邊紫鵑將嘴向床後桌上一努,寶玉會意,往那裡一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車廂旁邊的帘子。《周禮.春官.巾車》:「木車蒲蔽,犬䄙尾櫜疏飾小服皆疏。」
李代桃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代桃僵」原意是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出自樂府古辭〈雞鳴〉:「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傍。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殭。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大意是:桃樹生在露井邊,而李樹則生在桃樹旁邊。有蟲來咬桃樹根,結果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樹木都能以自身代替同伴枯死,患難與共,為什麼同胞兄弟卻不能像桃樹李樹一樣,顧念手足之情?這首樂府詩的作者借由李樹代桃樹死的這件事,用來諷刺兄弟間不能互助互愛。後來「李代桃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小時了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我和你可以算得上是世交。」李膺和在場的賓客聽了,對於孔融的反應敏捷感到驚奇。這時太中大夫陳韙晚到,旁邊的人告訴他這件事。陳韙聽了說:「小時候聰慧敏捷,表現優良,長大之後未必能有所成就!」孔融立刻回了一句:「想必你小時候一定是很聰明慧黠囉!」陳韙當下覺得局促不安,說不出話來。後來「小時了了」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人在幼年時聰慧敏捷。
排山倒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移山倒海,雷霆萬鈞,勢不可當,翻天覆地辨似: 倒,音ㄉㄠˇ,傾覆。不可寫作「到」。 「排山倒海」及「雷霆萬鈞」都有勢力極大,無法阻擋的意思。 「排山倒海」側重於聲勢的猛烈;「雷霆萬鈞」側重於威力的強大。 排山倒海 雷霆萬鈞 辨似例句 ○ ㄨ 面對股東們~般的斥責,董事長顯得坐立難安。 ㄨ ○ 站在這巨大的舊火車頭旁邊,還可感受到當年它那~、風馳電掣的氣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睡。如:「睏覺」、「睏一會兒」。《老殘遊記》第五回:「我睏在大門旁邊南屋裡,你老有事,來招呼我罷!」
焦頭爛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獎賞,只有徐福沒有得到任何表揚。有人便替徐福打抱不平,上書給皇帝說:「有一戶人家的灶,煙囪是直的,旁邊又堆著柴火。客人看見了,便勸那家的主人把煙囪改成彎的,把柴火移開,以免發生火災,但是主人並沒有採納他的建議。後來,那家果然因此發生火災,鄰居都趕來救火。火災撲滅之後,主人為了表示感謝,便擺設宴席,招待那些因為幫忙救火而被燒傷的人,惟獨沒有邀請最先提醒他預防火災的客人。如果他一開始就接受那位客人的建議,做好預防措施,也就不會發生火災,所以他最應該感謝的,其實是那位客人才是。相同地,如果皇上接納徐福的建議,事先壓制霍氏,那麼朝廷也就不必付出那麼大的代價了。」宣帝看了奏摺,覺得很有道理,就下令賜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