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0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入木三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會稽人,曾經擔任右軍將軍,因此又稱為「王右軍」。他是古代著名的書法家,擅長行、草和楷書。一般而言,秀麗的字體會顯得柔弱無力,而蒼勁挺拔的字,又常會顯得厚重剛硬,然而王羲之所寫的字,卻是風格超凡,剛柔並濟,蒼勁豪邁中不失秀麗細緻。經過勤學苦練,筆力更是強健有力,無人能比。據說,有一次皇帝在北郊舉行祭祀的儀式,必須更換原本已寫有祝祭文的木版,工人們在削去王羲之寫過的木版時,發現他的筆跡竟然透入木版有三分之深!由此可見王羲之雄厚強勁的筆力。此事見於南朝宋.羊欣《筆陣圖》。王羲之在三十三歲時寫的〈蘭亭集序〉,以及三十七歲時寫的〈黃庭經〉,一向被譽為書法藝術中最好的小楷範本,後人尊稱...
草木皆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堅1>與苻融2>登城而望王師3>,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4>上草木,皆類人形,顧5>謂融曰:「此亦勍敵6>也,何謂少乎!」憮然7>有懼色。初,朝廷聞堅入寇,會稽王道子以威儀鼓吹求助於鍾山之神,奉以相國之號。及堅之見草木狀人,若有力焉。 〔注解〕 (1) 堅︰苻堅(西元338∼385),字永固,氐族。任用王猛,修明國政,為五胡中最強盛的國家。猛卒,大舉侵晉,與謝玄等戰於肥水,大敗而還,後為姚萇所殺。 (2) 苻融:苻堅之弟。生卒年不詳。 (3) 王師:指晉朝軍隊。 (4) 八公山:山名。地在今安徽省鳳臺縣東南肥水之北。 (5) 顧:回頭。 (...
莫逆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莫逆之交」。見「莫逆之交」條。 01.《梁書.卷五一.何點列傳》:「(點)與陳郡謝、吳國張融、會稽孔稚珪為莫逆友。」 參考詞語︰莫逆之友注音︰ㄇㄛˋ ㄋ|ˋ ㄓ |ㄡˇ漢語拼音︰mò nì zhī yǒu釋義︰猶「莫逆之交」。見「莫逆之交」條。 01.《周書.卷三七.張軌列傳》:「軌少好學,志識開朗,初在洛陽,家貧,與樂安孫樹仁為莫逆之友。」 參考詞語︰莫逆交注音︰ㄇㄛˋ ㄋ|ˋ ㄐ|ㄠ漢語拼音︰mò nì jiāo釋義︰猶「莫逆之交」。見「莫逆之交」條。 01.《北史.卷八二.儒林列傳.黎景熙》:「雖窮居獨處,不以飢寒易操,與范陽盧道源為莫逆交。」 02.《里語徵實.卷下.莫逆之...
矯枉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漁夫。 (10) 適:正好。 (11) 還:返。 (12) 越:春秋時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滅於楚。 (13)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土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14) 吳:春秋時諸侯國。泰伯封於吳地,故址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傳到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15) 就李:春秋時地名,在今浙江省崇德縣東南。〔參考資料〕 《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京師內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頗邑其中。而藩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
舉案齊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觀漢記.卷一八.梁鴻列傳》鴻鄉里孟氏女,容貌醜而有節操,多求之不肯。父母問其所欲,曰:「得賢婿如梁鴻者。」鴻聞乃求之。女椎髻,著布衣,操作具而前。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耀,名孟光。將妻之霸陵山,耕耘織作以供衣食,彈琴誦詩以娛其志。鴻將之會稽,作詩曰:「維季春兮華阜,麥含金兮方秀。」適吳,依大家1>皋伯通2>廡3>下為賃舂4>。每歸,妻為具食5>,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6>常齊眉。伯通察而異之,曰:「彼傭賃,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注解〕 (1) 大家:世家望族。 (2) 皋伯通:東漢人,生卒年不詳。頗有賢行,為吳地的世家大族。 (3) 廡:音ㄨˇ,...
功敗垂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破前秦苻堅百萬大軍於淝水,拜建武將軍,封康樂縣公。時司馬道子執政,忌謝氏勢盛,使其還鎮淮陽,後改會稽內史。卒諡獻武。 (2) 淮肥之役:即淝水之戰。東晉時,前秦苻堅大舉南侵,欲一舉統一中國。晉以謝玄為統帥禦之,孝武帝太元八年(西元383)戰於淝水,大敗前秦之兵,南北分裂之局因而形成。 (3) 勍寇:強勁的外來入侵者。勍,音ㄑ|ㄥˊ,強勁、強大。 (4) 席卷:比喻統一、占領。亦作「席捲」。 (5) 降齡何促:老天賜給(謝玄)的年歲何其短暫。
傾國傾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之鄰國越屢屢派兵襲吳,於是吳、越交戰,闔閭戰敗並傷重而死。吳王夫差即位後,為報父仇,帶兵攻入越都會稽,越王句越被迫求和。伍子胥勸夫差不可接受句踐的求和,以免留下後患,但夫差志得意滿下仍是答應了越的求和。伍子胥屢次進諫,夫差卻聽信太宰嚭的讒言,賜其自殺。《越絕書》記此事,慨嘆夫差不信伍子胥而聽信太宰嚭的讒言,這就好像昔日晉獻公受驪姬迷惑,使得眾叛親離,種下晉國衰敗的禍根;亦猶如過去周幽王縱容褒姒,以致失信於群臣,使犬戎得以入侵。驪姬與褒姒都是極為妖媚美麗的女子,但卻又是極為不祥,招來「傾城傾國」的禍害。而越王句越,忍辱...
同舟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舟共濟」原作「同舟而濟」。《孫子.九地》曾說到用兵要如「率然」。「率然」是生活在會稽常山的大蛇,如果攻擊牠的頭,尾巴就會來救應;攻擊牠的尾巴,頭部就來救應;攻擊牠的腰部,頭尾都會一起來救應。孫子認為善於用兵作戰的,指揮軍隊,也可以用這樣的做法。像吳、越兩國的人,一直是世仇,但是當他們同坐一條船,在遇到風雨的時候,也一定會團結一致,互相救助,如同左右手一般,合作無間,同心協力地度過難關。後來「同舟共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同心協力,戰勝困難。在古籍文獻裡,也另有類似的詞語,《鄧析子.無厚》云:「同舟渡海,中流遇風,救患若一,所憂同也。」意思是在同一艘船中,遇到風雨時,因為大家所...
不共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釋義︰不恥與仇人居住在同一處。見「不共戴天」條。 01.《太平廣記.卷四九二.靈應傳》:「妾家世會稽之鄮縣,……其後世遭世不造,瞰室貽災,五百人皆遭庾氏焚炙之禍。纂紹幾絕,不忍戴天,潛遁幽巖,沈冤莫雪。」 參考詞語︰羞共戴天注音︰ㄒ|ㄡ ㄍㄨㄥˋ ㄉㄞˋ ㄊ|ㄢ漢語拼音︰xiū gòng dài tiān釋義︰不恥與仇人居住在同一處。見「不共戴天」條。 01.《太平廣記.卷四九二.靈應傳》:「妾之先宗,羞共戴天。慮其後患,乃率其族,韜光滅跡,易姓變名,避仇於新平真寧縣安村。」 參考詞語︰義不同戴注音︰|ˋ ㄅㄨˋ ㄊㄨㄥˊ ㄉㄞˋ漢語拼音︰yì bù tóng dài釋義︰即「不共戴天」...
標新立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玄理,善草隸,好畜鷹馬。 (2) 尋味:探索玩味。 ◎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王逸少作會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孫興公謂王曰:「支道林拔新領異,胸懷所及,乃自佳,卿欲見不?」王本有一往雋氣,殊自輕之。後孫與支共載往王許,王都領域,不與交言。須臾支退,後正值王當行,車已在門。支語王曰:「君未可去,貧道與君小語。」因論《莊子.逍遙遊》。支作數千言,才藻新奇,花爛映發。王遂披襟解帶,留連不能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