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持之以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恆心的堅持到底。清.曾國藩〈諭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純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工,進之以猛,持之以恆,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
虎頭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持之以恆、始終如一、有始有終、首尾一貫、善始善終、有頭有尾、全始全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點、開端。如:「周而復始」、「自始至終」。《孟子.梁惠王上》:「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類所作所為及自然界的一切現象、活動,都稱為「事」。如:「人事」、「國事」。《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夜以繼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任用賢人沒有固定的常法。周文王把已經安定的人民,視同傷者,加以愛護,不敢勞動;追求正道,彷彿永遠沒有終止,不敢自滿。周武王從不輕慢身邊的臣子,也不會遺忘遠方賢德的諸侯。周公想要兼備夏、商、周三代聖王的美德,以實施禹、湯、文、武四位賢王的德政。當發覺做的有與聖王不合的地方,就仰著頭思考,白天想不出來時,夜晚就繼續地思考,幸而想通了,就會高興地坐等天亮,以便立刻施行。「夜以繼日」被用來形容日夜不停,在《管子》和《莊子》書中都曾出現。《管子.禁藏》說:一般人之常情,都會趨利避害。商人通商時,總是夜晚接續著白天,以加倍的速度兼程趕路,是因為利益在前的緣故。其原文雖作「夜以續日」,其實就是「夜以繼日」...
半途而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半途而廢」之「途」,典源作「塗」。事情沒做成功就停止。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語本《禮記.中庸》。 △「中道而廢」
井井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井井有理注音︰ㄐ|ㄥˇ ㄐ|ㄥˇ |ㄡˇ ㄌ|ˇ漢語拼音︰jǐng jǐng yǒu lǐ釋義︰猶「井井有條」。見「井井有條」條。 01.《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嚴嚴兮其能敬己也,分分兮其有終始也,猒猒兮其能長久也。」(源) 02.宋.陳亮〈與周立義參政書〉:「若置之繁難之地,必能隨機處置,井井有理。」 參考詞語︰井井不亂注音︰ㄐ|ㄥˇ ㄐ|ㄥˇ ㄅㄨˋ ㄌㄨㄢˋ漢語拼音︰jǐng jǐng bù luàn釋義︰猶「井井有條」。見「井井有條」條。 01.宋.朱熹〈答陸子美〉其一:「向下所說許多道理,條貫脈絡,井井不亂。」 參考詞語︰井然有序注音︰ㄐ|ㄥˇ ㄖㄢˊ |ㄡ...
春華秋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才能上下交相融合。」天地萬物遵行自然的規律,陰陽自有定則。就如同春天開花,秋天才能收成其果實,有始有終,才有實質的收穫。後來「春華秋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三國志.卷一二.魏書.邢顒傳》中,劉楨曾經上諫曹植,他認為曹植「採庶子之春華,忘家丞之秋實。」「庶子」、「家丞」皆為邢顒自稱,而「春華」指其文采學問,「秋實」則指其品德情操,這是以「春華」與「秋實」比喻「文」與「質」,文與質各有擅勝。又《顏氏家訓.勉學》中說:「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脩身利行,秋實也。」也是以「春華」喻文,「秋實」喻質,而儼然有以「文」為手段,以「質」為目的之觀念,即「春華」之文采,...
隱姓埋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據《元曲選》引)1>〔太白云〕我看二位都是讀書君子,方今聖朝以賢良方正取士,二位不去求名應舉,卻是隱遁山林,為著何來?〔正末云〕小生與兄弟慕山林幽雅,遂有終焉之意。那為官的,我怎麼學他?〔唱〕……【青歌兒】空一帶江山,江山如畫;止不過飯囊,飯囊衣架。塞滿長安亂似麻,每日價大纛高牙。冠蓋頭踏,人物不撐達,服色儘奢華。心行更姦猾,舉止少謙洽。紛紛擾擾由他,多多少少欺咱,言言語語參雜,是是非非交加。因此上不事王侯,不求聞達2>,隱姓埋名做庄家3>,學耕稼。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元.張壽卿《紅梨花.第四折》。 (2) 不求聞達:不追求名譽顯貴。見「不求聞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古時將犯人送至邊疆勞役的刑罰。如:「發配充軍」。《明史.卷九三.刑法志一》:「軍有終身,有永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