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63.40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杜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以描述民間疾苦抒發他悲天憫人的情懷。其詩歌的風格沉鬱頓挫,語言精煉,格律嚴謹,感情真摯,描寫深刻,細膩感人,形象鮮明,杜甫詩中每個字,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的創作風格。他的詩激盪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熾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後人公認為「詩史」,詩人被尊稱為「詩聖」。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曾把杜甫與李白並論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詩作 杜甫一生寫了一千多首詩,其中著名有《三吏》、《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麗人行》、《春望》等。...
格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詩文的格律聲調。亦泛指作品的藝術風格。《金瓶梅》第一一回:「高低緊慢按宮商,吐玉噴珠;輕重疾徐依格調,鏗金戛玉。」《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寫的最好,卻又不肯學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創出來的格調,由著筆性寫了去。」
言人人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文人人殊注音︰ㄨㄣˊ ㄖㄣˊ ㄖㄣˊ ㄕㄨ漢語拼音︰wén rén rén shū釋義︰各人的文采不同。見「言人人殊」條。 01.明.王禕〈文訓〉:「雖其文人人殊,而其於道未始不有明焉,譬猶水火相滅亦以相生,和敬相反亦以相成。」 參考詞語︰志人人殊注音︰ㄓˋ ㄖㄣˊ ㄖㄣˊ ㄕㄨ漢語拼音︰zhì rén rén shū釋義︰各人的志向不同。見「言人人殊」條。 01.清.錢泳《履園叢話.卷八.譚詩.總論》「詩言志也,志人人殊,詩亦人人殊,各有天分,各有出筆,如雲之行,水之流,未可以格律拘也。」
漸進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方式必須顧慮到現實的限制,參與者的意願,還有決定者的理性思索,過程中不強調劇烈的變化,也不做固守的格律,而是採取逐漸向前,踏實行進的方法,如同波博學者所提出的點滴社會工程論一般。 漸進模式特點1. 認為視手段-目的聯結關係的分析是不恰當的,因為設定目標與產生備選方案二者是同時發生的。2. 人的知性是有限的,因此同樣打破了過程理性模式所謂的完全決策,因此採用的是漸進的方法。3. 決策是由社會互動所構成的,無法有效地透過理性做決定,因此決策者必須透過與社會、人群的互動,藉此尋找最有效:的選擇。4. 因只考慮與工作現況條件近...
浪漫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初期,發生於歐洲的一股反對權威、傳統、古典的文藝思潮。著重主觀性、自我情感及想像。反對刻板、不注重文藝內涵的格律形式。偏重自由發展,展現個人風采。因此創造出的作品充滿了熱情、富於變化的風格。
對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古詩文中字數相同、意思相對的句子。後因對格律駢儷的要求,至近體詩興起時,乃用以指律詩中間兩聯須相對仗、講平仄的句子。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麗辭》:「張華詩稱『遊雁比翼翔,歸鴻知接翮』;劉琨詩言『宣尼悲獲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對句之駢枝也。」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對句好可得,結句好難得,發句好尤難得。」
韻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講究格律並用韻的文體或文章。如辭賦、詩歌、詞曲等。
絕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近體詩。每首四句而合平仄格律的詩。分每句五個字的五言絕句,及每句七個字的七言絕句兩種。
倚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填詞。因為詞的格律多根據前人的詞譜範律而來,所以填詞也稱為「倚聲」。
龔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皆用之”。實際他寫得多的是五七言古體詩,七言的律詩和絕句,而以七言絕句為大宗。它們的一般趨向是不受格律的束縛,自由運用,沖口而出。而這也以七言絕句表現得最充分。作於一八三九年(道光十九年)的《己亥雜詩》三百十五首,獨創性地運用了七言絕句的形式,內容多種多樣,作者旅途生活、見聞乃至生平經歷以及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均歷歷可見,因而成為一種有機的自為詩的形式。正是由於這種充分地、創造性地運用,自然地使七言絕句成為一種輕巧而集中的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形式。複雜豐富的內容,多種多樣的形式,是龔詩風格多樣化的基礎。“從來才大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