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1.63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膠柱鼓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子.道德》老子曰:「執一世之法籍,以非傳代之俗,譬猶膠柱1>調2>瑟3>。聖人者,應時權變,見形施宜。世異則事變,時移則俗易,論世立法,隨時舉事。上古之王,法度不同,非故相反也,時務異也。是故不法其已成之法,而法其所以為法者,與化推移。」 〔注解〕 (1) 柱:琴瑟上繫弦的木條。 (2) 調:音ㄊ|ㄠˊ,演奏、彈奏。 (3) 瑟:一種彈撥弦樂器,形狀似琴。古有五十弦,後改為二十五弦,弦各有柱,可上下移動,以定聲音清濁高低。
期期艾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樣子。吃,音ㄐ|ˊ。 (3) 宣王:司馬懿(西元179∼251),字仲達,三國魏溫縣人。有雄才,多權變,文帝甚親重之,屢出師與蜀相諸葛亮相抗,使亮不能得志於中原,後以丞相執國政。其孫司馬炎終篡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為宣帝。 (4) 鳳兮鳳兮:出自《論語.微子》,原文為「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鳳兮鳳兮」為疊句用法,意為「鳳啊!鳳啊!」〔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笑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望北山路而退。 〔注解〕 (1) 司馬懿:西元179∼251,字仲達,三國魏溫縣人。有雄才,多權變,文帝甚親重之,屢出師與蜀相諸葛亮相抗,使亮不能得志於中原,後以丞相執國政。其孫司馬炎終篡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為宣帝。 (2) 軍哨:軍隊中偵察巡邏的警戒人員,通常配置於主力部隊之前,負責偵察敵情。 (3) 孔明: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
兵不厭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兵不厭權注音︰ㄅ|ㄥ ㄅㄨˋ |ㄢˋ ㄑㄩㄢˊ漢語拼音︰bīng bù yàn quán釋義︰權,權變。用兵講求奇正、虛實的權變。「兵不厭權」猶「兵不厭詐」。見「兵不厭詐」條。 01.《後漢書.卷五八.虞傅蓋臧列傳.虞詡》:「今其眾新盛,難與爭鋒。兵不猒(厭)權,願寬假轡策,勿令有所拘閡而已。」
通權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秤錘。隨輕重而變,引申有權變的意思。「通權達變」指不墨守常規,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處置。語本《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二》。 △「達變通機」
盧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 基本主張盧梭以為人是天生自由的,但卻到處落入人為鎖鍊之中(非從自然而來的事物,都是好的,一經人手,權變壞了)。主張返回自然,倡導兒童本位的教育思想,一切的教育設施及活動均應順應自然,以充分發展而同的能力。二、 教育主張(1) 以兒童為教育的中心:重視兒童的性向、興趣和能力。過去的教育,是以教材、成人為中心,而忽視兒童的學習能力和興趣,視兒童為具體而微的成人,所以應以成人所應當具有的知識和技能來傳授給兒童,而不問兒童是否了解,是否能夠實行。(2) 重視兒童身體的活動:傳統教育,認為身體的活動會妨礙心靈發展,故加以抑制...
識時務者為俊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比喻認清時代潮流者,方可為英雄豪傑。《三國演義》第七六回:「今奉吳侯命,特來勸諭將軍。自古道:『識時務者為俊傑。』……將軍何不從瑾之言:歸順吳侯,復鎮荊襄。」《東周列國志》第六九回:「夫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權變者為英豪。」
節衣縮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故曰:「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試矣,能試有所長,非苟而已也。 〔注解〕 (1) 薄:不重視。 (2) 用事僮僕:辦事的家僮和僕役。
縮衣節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故曰:「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試矣,能試有所長,非苟而已也。 〔注解〕 (1) 薄:不重視。 (2) 用事僮僕:辦事的家僮和僕役。
Z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 綜合性主要為綜合X理論以及Y理論,並且取其較優之處,因而捨棄其較缺失的面向,因此成為一套中庸的權變之道。 全盤性主要為處於一個中立者的角色,不特別偏好X理論,也不特別喜愛Y理論,因此可以達到一個整體面向的觀察。 系統性主要在調適X理論與Y理論中較偏差之部分,並且使其回歸正軌,止於至善。 生態性主要視團體組織為一種開發的系統,並且探究其內部環境間的交互行為,另外也著重於組織團體間互動後的行為動態。 主要觀點制度與人要兼顧:認為管理上應人性以及制度並重,不可較偏向於某一方,才能使得管理合理化。其觀點為改善科學管:理學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