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終南捷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長安中,召授左拾遺。中宗朝,歷中書舍人,黃門侍郎,修文館學士。後因附太平公主,配流嶙表。出仕後專事權貴,獲譏於世。玄宗開元初卒,年五十餘。 (2) 終南山:山脈名。起自甘肅省天水縣,綿亙於陝西省南部,終於河南省陝縣。是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也是地理上的天然界線,南北氣候、景觀不同。或稱為秦嶺、秦山。 (3) 承禎:司馬承禎(西元647∼735),唐代著名道士。字子微,法號道隱,洛州溫人。遍遊名山,止於天臺山,自號天臺白雲子。少好學,不求仕宦。武則天、睿宗時曾迎入京,玄宗開元時又兩次召至都,令於王屋山置壇室以居。卒謚貞一先生。〔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新唐書.卷一二三.盧藏用列傳》
破鏡重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時夫妻必在戰亂中分離,便對他的妻子樂昌公主說:「要是國家滅亡了,以妳的才藝容貌,一定會被俘虜,落入權貴人家。」為了希望將來兩人能再團圓,他把一面銅鏡分為兩半,一人保存一半,並約定每年的元宵節將破鏡拿到京城的市場去賣,當作兩人相見的信物。後來陳滅亡,兩人果然在戰亂中失散。徐德言照約定帶著半面銅鏡,在元宵節的時候到京城的市場叫賣。雖然他沒有見到樂昌公主,卻發現有一個僕役也在叫賣破銅鏡。徐德言款待他到自己住的地方,又拿自己的破鏡出來相合,果然是樂昌公主的半面破鏡。他才知道,原來樂昌公主已經成為隋朝功臣越國公楊素的寵妾。他很傷心,便在樂昌公主的那面破鏡上題了一首詩,意思是說雖然夫妻都還活著,卻再也無...
改弦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人就有怨言;表揚節儉的人,懲罰偷竊的人,所以懶惰怠慢的人就有怨言;因為不畏強貴,一視同仁,所以豪富權貴就有怨言;禁止官員濫用公帑,所以下屬們就有怨言;事奉貴族不能超過禮制的規定,所以貴族們就有怨言。由此可見,這些人之所以讒謗晏子,並非因為晏子治理不好,而是因為晏子的改革,讓他們既得利益受損,所以才說壞話攻擊他。晏子又請景公不要因此而停止改革,反而要澈底放棄舊路,改行新政,這樣不出三年,就會有好的政聲。這兩個典源一用「更張」,一用「改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改弦易轍」,用來比喻改變制度、做法或態度。
路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路不拾遺」原作「道不拾遺」。商鞅原本是衛國的貴族,喜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痤。後公叔痤死,魏王不用,於是逃亡至秦國,得到秦孝公賞識,用為秦國宰相。商鞅治理秦國,實行變法,施行法令極其澈底,一切公正無私。懲治犯罪之人,不避強權貴族;獎賞有功者,也不會偏袒親信。即使是太子犯法,也處罰其老師,施以黥劓之刑。新法施行一年後,路上有別人遺失的物品,大家都不會把它撿起來據為己有,人民對於不應得的東西,也不會任意地攫取,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在軍政方面,國家軍備也顯得十分強大,諸侯各國因此都很畏懼秦國。後來「路不拾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形容社會風氣良好。「路不拾遺」的實際例子,分別在《韓非子.內...
攀龍附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趨附權貴,以求進升。如:「當時孟嘗君門下食客三千,大都是攀龍附鳳之徒。」也作「攀鱗附翼」、「攀龍附驥」、「攀龍託鳳」、「攀龍趨鳳」、「附鳳攀龍」。
盤根錯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袁宏《後漢記.卷一六》俄而詡1>遷朝歌長,時朝歌多盜賊,連年不解,親舊皆勞弔2>之,曰:「得朝歌何哀也!」詡笑曰:「難者不避,易者必從,臣之節也。不遇盤根錯節,無以別3>堅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勞也。」 〔注解〕 (1) 詡:音ㄒㄩˇ,即虞詡,生卒年不詳,東漢陳國武平人,字升卿。少有才幹,安帝永初中為鄧隲所惡,由郎中遷朝歌長,有治聲。累遷尚書僕射,數忤權貴,順帝永和初以尚書令去官,卒。 (2) 勞弔:慰問。勞,音ㄌㄠˋ。 (3) 別:區分、分辨。〔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司馬彪《續漢書》(據《藝文類聚.卷五○.職官部六.令長》引)、《後漢書.卷五八.虞詡傳》
首鼠兩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載,西漢時有個名叫灌夫的武官,他的性情剛正不阿,作戰十分英勇,立下許多戰功。灌夫有個脾氣,就是很討厭權貴,又很喜歡喝酒。有次他酒醉之後,甚至把竇太后的兄弟竇甫打得半死。由於他的這種脾氣,很多皇親國戚都十分憎恨他。有一年,丞相武安侯田蚡娶親,在宴會上,灌夫向他敬酒,武安侯就故意說:「我不能喝酒。」灌夫再三勸酒,武安侯仍相應不理。灌夫自覺受到汙辱,礙於武安侯位高權重,不好發作,就藉故大罵席上的其他客人。灌夫的舉動得罪了武安侯,便叫人把他綁起來,並且捉拿他的族人,打算全部判處死刑。魏其侯竇嬰是竇太后的姪子,一向和灌夫交好,他知道了這個消息後,便設法搭救灌夫和他的族...
鐵面無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鐵面無私」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公正嚴明而不偏私。較早出現這個詞的文獻,可追溯到《說呼全傳》。《說呼全傳》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書中敘述呼氏家族與奸臣龐集家族的故事。龐集仗恃女兒是仁宗的寵妃,殘害呼氏一家,後來在包拯等賢臣的幫助下,呼家的冤屈終於得以申雪。文中的包拯,即是民間俗稱的包公,他個性剛直,辦案嚴正,不避權貴,是宋代有名「鐵面無私」的清官。宋朝另有一名鐵面無私的清官趙抃,他為官正直清廉,執法公正,不徇私情,人稱「鐵面御史」。後來「鐵面無私」被用來形容公正嚴明而不偏私。
無濟於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濟於事」原作「無補於事」。北宋時,宰相王安石變法維新,以改革政治。在他實行的諸多新法中,有一項免役法,是以貧富為標準,將百姓分為五等,按等級向政府繳納「免役錢」,得以免服差役。而本來不用服役的,像是權貴階級、僅有獨子或女人的人家以及僧侶等,則須繳「助役錢」,政府即用此錢來募兵。當時的大臣劉摯反對王安石的新法,並針對這項免役法寫了一篇文章給皇上。他認為這樣的措施簡直跟斂財沒有兩樣,人民生活已經夠辛苦了,負擔也很重了,還要繳這種錢。他央請皇上多替人民著想,也多聽聽其他大臣的意見,因為近來常有官員因進諫遭到革職,他便問皇帝:「難道這些人的話真的一點幫助都沒有嗎?」原文的「無濟於事」可能就是「無濟...
隨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跟隨的人。[例]古代的權貴出門總是帶著一群隨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