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8.42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朝三暮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反覆無常,出爾反爾,朝秦暮楚反義:一心一意,始終不渝,始終如一,堅定不移辨似: 「朝三暮四」及「出爾反爾」都有形容人反覆不定的意思。 「朝三暮四」用於形容心意或行為;「出爾反爾」用於形容言行。 朝三暮四 出爾反爾 辨似例句 ○ ㄨ 他老是~地換工作,怎會有成就? ㄨ ○ 做人說話要講信用,不能~。 「朝三暮四」及「朝秦暮楚」都有反覆不定的意思。 「朝三暮四」側重於心意和行為的變化不定;「朝秦暮楚」則側重於依附對象的反覆變更。 朝三暮四 朝秦暮楚 辨似例句 ○ ㄨ 你一會兒要學畫畫,一會兒又要學攝影,不正是~的態度嗎? ㄨ ○ 在動亂中,最容易看到一些人鑽營謀利、~的醜態。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5 例句 出處 「禮記」「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故事 相傳三千多年以前,那時正是中國歷史上的夏朝時候,國王就是古代治水有功,嚇嚇聞名的大禹。一次,有一個名叫有扈氏的諸侯突然起兵叛亂,夏禹王便派他的兒子伯啟率領了夏朝最精銳的部隊,前去圍剿抵抗。  他們雙方在一個叫做甘澤的地方會遇,打了一仗後,結果伯啟的部隊竟被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這時,伯啟的許多部下和將領們,覺得敗在有扈氏的手裡,實在太不服氣,一致要求伯啟略事整頓休息後當再行出兵還擊。可是伯啟卻很冷靜的對他們說:「用不著再戰了...
三人成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龐恭和魏太子同去趙國當人質,臨行前龐恭以三人成虎勸諫惠王不要聽信讒言。典出《戰國策.魏策二》。比喻謠言惑眾。《隋唐演義》第二回:「正是積毀成山,三人成虎。到開皇二十年十月,隋主御武德殿,宣詔廢勇為庶人。」也作「市虎」。
買櫝還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購買裝有珠寶的匣子,只留下華麗的匣子卻反將珠寶還給賣主。比喻沒有眼光,取捨失當。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例]學習古人文章若只知學詞藻之美,卻忽視內蘊精神的重要,正是買櫝還珠啊!
錦上添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西遊記》第五一回:「這太子道:『孫大聖還是個好漢!這一路拳,走得似錦上添花;使分身法,正是人前顯貴。』」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議說了一遍。司馬昭聽了故意說:「你這話怎麼和郤正說的完全一樣?」劉禪大吃一驚,張大眼睛說:「沒錯,正是郤正教我說的。」司馬昭和旁人都忍不住笑了出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樂不思蜀」的成語,比喻人因留戀異地而不想返回故鄉。或形容快樂得忘了歸去。
草菅人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因見知府如此行為,心上老大不以為然,背後常說:『像某人這樣做官,真正是草菅人命了!』」
本末倒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背本趨末,捨本逐末,輕重倒置反義:正本溯源,按部就班,循序漸進辨似: 末,音ㄇㄛˋ,事物的細節。不可寫作「未」。 「本末倒置」及「輕重倒置」都有將事物主次弄反的意思。 「本末倒置」除用在事物輕重的錯置外,另可用於因果關係的錯置;「輕重倒置」則僅用於事物輕重的倒置。 本末倒置 輕重倒置 辨似例句 ○ ㄨ 分解因式若不先記公式,就一味去作習題,豈非~! ○ ○ 視工作為重而忽視身體健康,正是~的做法。
門庭若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國現在記.第七回》:「這個差使卻與洋務局不同了,凡有一切想差使想缺的,無不是這裡頭想法子。真正是門庭如市,有求必應,因此撫臺更把畢珠看得十分倚重。」 03.《掃迷帚.第一三回》:「旁邊觀看的人,都稱此女為仙姑,說治病如何靈驗,因而門庭如市,獲利無算。」 參考詞語︰門前如市注音︰ㄇㄣˊ ㄑ|ㄢˊ ㄖㄨˊ ㄕˋ漢語拼音︰mén qián rú shì釋義︰猶「門庭若市」。見「門庭若市」條。 01.唐.元稹〈連昌宮詞〉詩:「開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漸漸由妃子;祿山宮裡養作兒,虢國門前鬧如市。」
窠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陳舊、一成不變的規格模式。宋.朱熹〈答許順之書〉二七篇之一二:「此正是順之從來一個窠臼,何故至今出脫不得!」也作「臼窠」。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