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9.39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醒世姻緣傳》第三一回:「先則計口授糈,後則按人給粥。原定冬三月為始,擬滿春正月為終。復念青黃不接之際,未及新陳交禪之期,殫精竭慮,細括窮搜,拮据又延一月。」
飛黃騰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儒林外史》第二回:「他說也是正月初一日,夢見一個大紅日頭落在他頭上,他這年就飛黃騰達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持、拿。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紕漏》:「婢擎金澡盤盛水,瑠璃碗盛澡豆。」唐.杜甫〈正月三日歸溪上有作簡院內諸公〉詩:「藥許鄰人斸,書從稚子擎。」
得隴望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隗王城守者,皆必死無二心,願諸將軍亟罷,請自殺以明之。」遂刎頸而死。時民饑饉,乃噉弩煮履。建武九年正月,囂病且餓,出城餐糗糒,恚憤腹脹而死。囂負隴城之固,納王元之說,雖遣子春卿入質,猶持兩端,光武于是稍黜其禮,正君臣之義。 〔注解〕 (1) 蜀虜:指公孫述。公孫述,字子陽,東漢茂陵人。王莽時自立為蜀王,建都成都,遂又稱天子,盡有益州地,甲兵數十萬,後被東漢大將吳漢所敗,被刺死。虜,對敵人輕蔑的稱呼。 (2) 隴:今甘肅省的簡稱。古稱「隴西」,或簡稱「隴」,因地有隴山而得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岑彭》
青黃不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為相,推行名為「青苗法」,俗稱「青苗錢」的財政新政。政府在每年農家經濟拮据時,分兩次貸款給農民。正月貸而夏還,五月貸而秋還,還本時納二分利息,以免受高利貸剝削,也可增加政府收入。歐陽修上書反對新法,認為此法是向人民放債取利。他在文章中具陳施行青苗錢不當的地方,他認為:「夏季的糧食錢在春天發放,剛好是新穀還沒成熟,存糧又已吃完的時候,雖然不是每一戶人家都缺少糧食,但也有糧食不夠的,這還可以說是惠政。可是在麥子成熟、戶戶不缺錢糧的五月發放,就算不得『救濟困乏』,簡直就是向人民放債取利!」後來「青黃不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新穀還沒成熟,存糧又已吃完;亦用來比喻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迫、受困。《說文解字.穴部》:「窘,迫也。」如:「這可把他窘住了。」《詩經.小雅.正月》:「終其永懷,又窘陰雨。」漢.毛亨.傳:「窘,困也。」《列子.黃帝》:「商丘開先窘於飢寒,潛於牖北聽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當口語中的襯字,無義。如:「正月裡來,桃花開。」、「不愁吃來,不愁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陰暗、混濁。《莊子.讓王》:「今天下闇,周德衰。」《後漢書.卷三○下.郎顗傳》:「竊見正月以來,陰闇連日。」
火樹銀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燈火通明,燈光燦爛的景象。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也作「火樹琪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達。《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正月,乾之九三,萬物棣通。」顏師古注引孟康曰:「棣謂通意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