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置之死地而後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置身於無退路的境地,勢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參見「陷之死地而後生」條。《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孫子云:『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可當百也。」
背水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臨河水擺下戰陣,原指臨敵時後退無路的拚戰策略。古書中有「背水陣」的記載,見《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傳》。後引申指陷入絕境中的決死戰鬥。[例]今天這場決賽,如想晉級,只有背水一戰。
一決雌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互相較量以決定勝敗、高下。語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一決勝負」、「決一死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競爭勝負。如:「決一死戰」。唐.高邁〈濟河焚舟賦〉:「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決。」
秣馬厲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餵飽牲口磨利兵器,積極做好作戰準備。[例]全體將士秣馬厲兵,準備決一死戰
坐以待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孰與坐而待斃乎!」 02.《三國演義.第六七回》:「今若不出,坐而待斃矣。某守城,主公當親與決一死戰。」 參考詞語︰安坐待斃注音︰ㄢ ㄗㄨㄛˋ ㄉㄞˋ ㄅ|ˋ漢語拼音︰ān zuò dài bì釋義︰猶「坐以待斃」。見「坐以待斃」條。 01.明.李贄《焚書.卷二.復鄧鼎石》:「惟是世人無才無術,或有才術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趨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斃。」
一敗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越民考》:「郡民老幼皆號泣曰:『殺我總督官,我尚何生為!』壯者助中軍殊死戰,臺軍一敗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兵士的通稱。《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四折:「元來他做了官,不是軍了也。」
束手就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加抵抗,讓人綑綁捉拿。《宋史.卷二五一.符彥卿傳》:「與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戰,然未必死!」《儒林外史》第八回:「寧王鬧了兩年,不想被新建伯王守仁一陣殺敗,束手就擒。」也作「束手就縛」、「束身就縛」。
敬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敬愛慕。《三國演義》第一四回:「今日陣前,見公之勇,十分敬愛,故不忍以健將決死戰,特遣寵來奉邀。」《紅樓夢》第五一回:「關夫子一生事業皆是有據的,如何又有許多的墳,自然是後來人敬愛他生前為人,只怕從這敬愛上穿鑿出來,也是有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