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忠言逆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孔子家語.卷四.六本》孔子曰:「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君無爭臣,父無爭子,兄無爭弟,士無爭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放入、投入。如:「下麵」、「下毒藥」、「下調味料」、「下網捕魚」。
置若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朱國幀《湧幢小品.卷九.閣臣相搆》1>沈蛟門2>惱郭明龍3>,不必言矣,難道便要殺他。妖書事發,沈在閣中,聞有中書茅姓者進言云:「外邊謂是郭侍郎。」沈嘿4>不應,遂傳出亂做,郭幾不免,此案遂為毒藥。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推其微意,謂便做也得,遂揣摩迎合,甚至連及歸德諸名士,豈嘿之一字,真是相體。流禍無窮,千古炯戒。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周順昌〈福州高璫紀事〉。 (2) 沈蛟門:沈一貫(西元1531∼1651),字肩吾,號龍江,明浙江鄞縣人。為人耿介,歷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頗有盛名。與同事沈鯉不和,多相排擠,後於楚宗、妖書、京察三事處理不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算計、陷害。如:「擺了一道」。《儒林外史》第四回:「把劉先生貶為青田知縣,又用毒藥擺死了。」
揚湯止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季春紀.盡數》1>今世上卜筮禱祠,故疾病愈來,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修于招,何益於中?夫以湯2>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則止矣。故巫醫毒藥,逐除治之,故古之人賤之也,為其末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文子.上禮》、《淮南子.原道》、《淮南子.精神》、《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劉廙》。 (2) 湯:熱水、開水。〔參考資料〕 ■《文子.上禮》夫人之所以亡社稷,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未嘗非欲也。知冬日之扇,夏日之裘,无用於己,萬物變為塵垢矣。故揚沸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本者,去火而已。■《淮南子.原道》是故革堅則兵利,城成則衝生,若以湯沃沸,亂乃逾甚。■《淮南子....
打退堂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據《元曲選》引)1>〔孤云〕你招也不招?〔正旦云〕委的不是小婦人下毒藥來。〔孤云〕既然不是你,與我打那婆子。〔正旦忙云〕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願我招了罷!是我藥死公公來。〔孤云〕既然招了,著他畫了伏狀,將枷來枷上,下在死囚牢裡去。到來日判個斬字,押付市曹典刑。〔卜兒哭科云〕竇娥孩兒!這都是我送了你性命,兀的不痛殺我也!〔正旦唱〕【黃鍾尾】我做了個銜冤負屈沒頭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賊?想人心不可欺,冤枉事天地知,爭到頭競到底,到如今待怎的?情願認藥殺公公,與了招罪。婆婆也,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隨祗候押下〕〔張驢兒做叩頭科云〕謝青天老爺做主。明日殺了...
十全十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禮.天官冢宰下.醫師》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1>以共2>醫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3>者造4>焉,則使醫分而治之。歲終,則稽5>其醫事,以制其食6>。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 〔注解〕 (1) 毒藥:指含有毒素,但可用來治病的藥物。 (2) 共:通「供」,音ㄍㄨㄥ。供給。 (3) 疕瘍:頭上及身上長的瘡。疕,音ㄅ|ˇ,頭瘡。 (4) 造:至、到達。 (5) 稽:考核、查考。 (6) 制其食:訂定他的俸祿。食,音ㄕˊ。
尊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崇、敬重。《紅樓夢》第五五回:「我倒素昔按理尊敬,越發敬出這些這些親戚來了。」《老殘遊記二編》第一回:「不像你們名士,把個『俗』字當做毒藥,把個『雅』字當做珍寶。推到極處,不過想借此討人家的尊敬。」
抽薪止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釜底抽薪」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季春紀.盡數》1>今世上卜筮禱祠,故疾病愈來,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修于招,何益於中?夫以湯2>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則止矣。故巫醫毒藥,逐除治之.故古之人賤之也,為其末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枚乘》。 (2) 湯:熱水、開水。〔參考資料〕 《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枚乘》人性有畏其景而惡其跡者,卻背而走,跡愈多,景愈疾,不知就陰而止,景滅跡絕。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而救火也。養由基,楚...
糖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掩飾邪惡的甜蜜外表。如:「這是包著糖衣的毒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