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33.4164 ms
共 2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尚且、況且。《老子》第二三章:「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
功敗垂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一回:「況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何必就班師回去,以致功敗垂成。」
|
人微言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地位低微,言論主張不受重視。多用於自謙之詞。元.無名氏《諕范叔》第三折:「這個當得,但恐人微言輕,不足為重。」《文明小史》第三回:「況且卑職人微言輕,把嘴說乾了他們也沒有聽見。」也作「身輕言微」。
|
遇人不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淑」,不善、不好的意思。〈中谷有蓷〉共三章,是在寫婦人被丈夫拋棄的詩。內容大意是:生長在山谷中的益母草,因為乾旱而枯萎了。在荒年裡被丈夫拋棄的婦人長聲嘆氣,埋怨誤嫁了不好的丈夫。「遇人不淑」原意是遇到不好的人,但是在《詩經.王風.中谷有蓷》中,語意則指女子誤嫁不好的丈夫,在後來的文獻中也都指女子嫁錯丈夫,如: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凡人生為女子身,已大不幸,況又遇人不淑,至于銜恨以沒,其志亦可哀矣!」述說身為女子已是一種不幸,況且又嫁了個不好的丈夫。後來「遇人不淑」被用來指女子誤嫁了不好的丈夫。
|
古道熱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待人仁厚、熱心。《中國現在記》第一一回:「況且老哥這樣古道熱腸的人,自然是投無不利。」
|
阿諛奉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意奉承,討好他人。《醉醒石》第八回:「他卻小器易盈,況且是個小人,在人前不過一味阿諛奉承。」也作「阿諛逢迎」。
|
養精蓄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醒世姻緣傳》第八七回:「在權家床上雖是睡的日子少,夜夜都是有實際的。況且我們做大將的人,全要養精蓄銳,纔統領的三軍。」
|
首屈一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人如彎屈手指來計數時,習慣上都會先彎下大拇指。大拇指是五指中的第一指,因此常用來表示名次第一或最出眾、最優秀的意思。宋代高斯得〈次韻不浮弟自金陵相過〉詩有「此花當屈第一指,徐娘風情猶可喜」之句,已用「屈第一指」來表示最好、最佳的意思。這兩句詩是說此花本是最漂亮的,即使略見凋殘,依然像徐娘半老般,風韻猶存。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況且字緣名起,自古已然。千古首屈一指的孔聖人,便是一位有號的。」這裡的「千古首屈一指的孔聖人」,就用「首屈一指」的成語來形容孔子的聖德。
|
喋喋不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向來言行仁厚,但也曾經因為不善於言辭,在討論事情時說不出話,哪像這個嗇夫話多又辯才敏捷,能言善道。況且在秦朝就曾任用掌案牘的書吏,官吏們爭著以極快速、苛刻、細察來比較高下,然而內容只是些徒有形式而無實際作用的文字,並沒有真誠的惻隱之心,也因而無法知道自己的過錯缺失在那裡,才會走向敗亡的地步。今日陛下因為嗇夫能言善道就越級升遷,恐怕天下人競相仿效,賣弄口舌,重蹈秦朝覆轍,所以君王一切的動作處置不可不小心啊!」最後文帝聽從建議,取消嗇夫的升官。典源又見《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內容則是表述西漢文帝時,宦官中行說因被迫奉命送公主到匈奴和親,後來歸順匈奴。有一天,他駁斥漢朝使者對匈奴的批評,說:...
|
無地自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忌說:「有些事不可以忘記,但有些事不能不忘記。別人有德於您,您不可以忘記;您有德於人,希望您忘了它。況且假託魏王的命令,奪取晉鄙的兵權以解救趙國,對趙國而言是有功,對魏國而言卻不可稱為忠臣。現在您竟驕傲的自以為有功,我認為您這種態度,實在不足取。」於是魏無忌立刻反省自責,彷彿羞愧得沒地方可以藏身,所以趙王再提及時,就辭謝了他的好意。後來「無地自容」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似若無所容者」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羞愧至極。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