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秋毫無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之三:「秋毫不犯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 03.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王忱為盩厔鎮將,清苦肅下。有軍士犯禁,杖而枷之,約曰:『百日而脫!未及百日而脫者有三:我死則脫,爾死則脫,天子之命則脫。非此,臂可折,約不可改也!』由是秋毫不犯。」 參考詞語︰秋毫無擾注音︰ㄑ|ㄡ ㄏㄠˊ ㄨˊ ㄖㄠˇ漢語拼音︰qiū háo wú rǎo釋義︰猶「秋毫無犯」。見「秋毫無犯」條。 01.宋.曾敏行《獨醒雜志.卷七》:「軍行之地,秋毫無擾,至今父老語其名輒感泣焉。」 參考詞語︰秋毫不染注音︰ㄑ|ㄡ ㄏㄠˊ ㄅㄨˋ ㄖㄢˇ漢語拼音︰qiū háo bù rǎn釋義︰猶「秋毫無犯」。見「秋毫無犯」條...
甑塵釜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甑、釜,皆為炊具。甑塵釜魚指漢朝范冉家境清苦,久不能燒飯,以致炊器積滿塵埃,鍋子生蠹魚。典出《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范冉傳》。比喻生活極為清寒困苦。如:「只要能照著自己的心意過日子,即使甑塵釜魚,我也心甘情願。」
可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但是。表示轉折的語氣。如:「他夫妻倆生活雖過得清苦,可是卻很愉快。」
證嚴法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心,推廣到愛社會、愛眾生,這樣才是真正的幸福吧!」幾經波折,最後在花蓮縣秀林鄉普明寺安住下來,日子清苦,仍勤於修學佛法。1962年,二十五歲的她自行落髮,踏上僧侶修行的生涯。1963年2月,於慧日講堂禮上印下順導師為師,導師叮囑:「你我因緣殊勝,既然出家了,你要時時刻刻為佛教、為眾生!」並取了法名「證嚴」,字「慧璋」。回到花蓮後,證嚴法師住進普明寺後的小木屋,開始禮拜《法華經》,研究法華教義。因不受供養,生活艱苦。1963年10月,移單至花蓮慈善寺講《地藏經》,前後約八個月時間,與多位後來的僧眾弟子結緣,回到普明寺結伴...
賺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賺取財利。[例]他們一家六口全靠他父親賺錢養家,生活非常清苦
褐衣疏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粗布衣,吃粗糙的食物。比喻生活清苦。《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傳.序》:「故季次、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
清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苦貧寒。[例]那位同學雖然家境清寒,卻奮發向上,臉上總是掛著知足的笑容。
王天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進入信用組合(今一信)任工友,22歲時,到日本留學,進入東京目白英語學校研習英語。半工半讀,生活清苦。又適逢關東大地震,只得輟學回台。赴日留學前,加入「台灣文化協會」。林曙光〈苦學成功者——王天賞〉一文說,他「曾到霧峰接受為期三週的夏季學校訓練,以後台灣的反日團結台灣民眾黨、台灣新民報等,他是無役不與,得以結交台灣社會運動先進,……儼然躋身於名士之林。」1931年,赴上海,就讀國醫學院,因遇一二八松滬戰役,輟學返鄉,因此,最高學歷為「公學士」——公學校畢業之意,並不影響他在事業及文學上之成就。自日本輟學歸來後,擔任興...
飲冰茹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喝冷水、吃苦物。比喻生活極為清苦。後多用以稱婦女耐苦守節。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三.槐西雜志三》:「蓋烈婦或激於一時,節婦非素有定志,必不能飲冰茹蘗數十年,其胸中正氣,蓄積久矣,宜鬼之不敢近也。」也作「飲冰食蘗」。
鹿車共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人鮑宣妻少君棄富從貧,與夫共挽鹿車回鄉里的故事。典出《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鮑宣妻傳》。後比喻夫婦兩人能不畏艱難,同甘共苦。如:「他們倆生活雖過得清苦,但鹿車共挽,亦擁有不少值得回憶的歲月。」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