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71.35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戊申詔書〕(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治四十一年(1908)七月,日本當時首相桂太郎第二次組閣,除發表十二項政治綱領外,在內政工作上,以對抗社會主義思想為第一要務;因而緊急發布〔戊申詔書〕,冀望扼止社會主義思想的蔓延。
  〔戊申詔書〕之由來,主要是和發布當年的干支算法,(剛好是戊申年)有關。至於詔書,乃表示天皇正式透過法律程序所下詔的命令,並有國務大臣的副署。這和〔教育勅語〕只是天皇本人對國民表明其意見而無國務大臣副署者有所不同,當時日俄戰爭剛結束不久,明治政府面臨重大危機;為了解決危機,認為需對以〔教育勅語〕為本的天皇制體制加以補強,乃有〔戊申詔書〕的頒布。
  此詔書剛頒布時,只稱做「詔書」,至同年...
〔教育職員免許法〕(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的「免許」是證照的意思,「教育職員的免許」是指公家機構頒給某些特定人士具有教師(日文稱教育職員)資格的證明書,因此〔教育職員免許法〕係為提升及維持教師之素質,而規定之有關教師證書的法令。
  日本的教師證書制度,自一八七四年(明治七年)即已開始,當時是對有意擔任小學教員者,進行學科考試,及格後授予小學訓導(日本對於小學教師之另一稱呼)的證書。後來隨著學校制度的逐漸完備,教師證照制度也經過數次修訂,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證照主義並沒有徹底地實施。
  戰後,日本政府為了確保教師的素質,及明示教師專門能力的客觀統一的標準,乃採取嚴格的證照主義,前於一九四九年制定了證照...
〔女大學〕(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大學〕是一本女子道德學習的書,流行在日本江戶時代中葉1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是以教育家貝原益軒於一七一○年所撰寫的〔和俗童子訓〕中的第五卷〔教女子法〕為基礎而完成的。不過,引用的文句以及出處非常凌亂,且不出自原書,而屬於作者個人意見的內容甚多,所以一般不認為是貝原益軒的書;至於編者是誰則不清楚。
  〔女大學〕這本書是以條目式敘寫,共分十九條;其中有關女子教育的理念三條,有關家庭主婦的注意要點有十一條,如何持家的要點有五條。其內容強調在封建社會及男尊女卑的家族制度下,婦女應如何協助建立家庭及應培養的道德觀念,例如「四行」(我國稱四德,即婦德、婦言、婦容及婦功)、「三從七去」等...
都道府縣知事(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都道府縣知事為都、道、府、縣等地方公共團體的首長,相當於我國的縣(市)長。依日本〔公職選舉法〕之規定,知事由都道府縣之選民選舉產生。知事除處理都道府縣的一般政務外,在教育上尚具有下列職權:
  1.經都道府縣議會同意後,任免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的委員。
  2.管理都道府縣立大學,任命都道府縣立大學的學長(校長)、部局長(院系主管)及教員等。
  3.管理私立中小學校,並核准其學校法人之成立。
  4.編製都道府縣之教育預算案,提交議會審核。
  5.向都道府縣議會提出教育方面的議案供審議,唯在提出之前應先聽取教育委員會的意見。
寺子屋(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寺子屋為日本於江戶時代為庶民子弟設立的私立教育機構,教授初級實用知識及技能。日本之寺院,成為俗世弟子教育場所,可遠溯自平安時代,及至江戶時代庶民對教育之需求增高,方正式使用寺子屋之名稱,實施庶民子弟之初等教育。
  迨幕府時代,對寺子屋之開設採取默認、公權力不介入之態度,既不保護也不干涉。主要是利用神社寺院、空屋或個人之住宅作為教育場所。教師是有教養之僧侶、書法家、醫生、武士、神官、浪人及平民(包括婦人)等。一所寺子屋通常有一位教師,寺子(即學生)約三十人至六十人,男女共學;女學生為數甚少,且男女座位分開。其入學年齡及開學日期並無特別規定,大都在二月入學,攜帶文具、書桌及束脩,向...
澤柳事件 (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澤柳事件是日本在一九一三年七月至一九一四年一月間,於京都帝國大學總長(戰前日本的帝國大學校長稱為「總長」,迨至今日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的校長仍稱「總長」)澤柳政太郎與該帝大法科大學教授團間,為教授任免所引發的抗爭事件。一九一三年五月,日本因行政重整,進行文部省人事異動,官派澤柳政太郎由東北帝國大學總長轉任京都帝國大學總長。在就任二個月後的七月十二日,澤柳片面以學問及人格上不適任帝大教授為由,要求醫學院天谷千松,理工學院吉田彥六郎、橫堀治三郎、三輪恆一郎、松岡範為馳、吉川龜太郎,及文學院谷本富等七位教授,提出辭呈,八月五日發布此七位教授的免職令。而後,澤柳任命理工科大學松本均教授等三人,升西田...
高校三原則(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在一九四八年秋季到一九四九年秋季間,公立高等學校(相當於我國「高級中等學校」)為維持學校一定的規模,各都道府縣實施大規模的公立高等學校合併案。在合併過程中,有多項共通的原則為各都道府縣所遵守,其中以含「男女共學制」、「綜合制」、「小學區制」(或稱之通學區制)的「京都府三原則」最為著名,因此被稱之為「高校三原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繼中等學校教育改革,實施新的高等學校制度。一九四七年文部省學校教育局在「新學校制度實施整備的介紹」中,計畫創立具有大眾化性質的理想單一學校,接受有意繼續就學的所有學生。但當時的高等學校大多承襲原舊制中等學校的學生、教師及校舍,因而仍沿襲舊校...
[兒童憲章](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憲章]是一九五一年日本為確認並保障兒童之權利,將家長及社會應負的義務和責任加以典章化之重要宣言。之後此憲章即成為有關兒童立法和政策制定時之基本原則,同時也成為兒童教育和福祉有關法令及政策解釋的依據。如[兒童憲章]的前文所述「我們遵守日本國憲法的精神,確立對兒童的正確觀念,冀期所有兒童幸福,特制定此憲章。」現行憲法對於國民人權已有各種規定,然而還要特別對於兒童方面做簡單明瞭的宣示,而且其頒布時間,比聯合國所訂之[兒童權利宣言]還要早八年,是其引人注意之特點。
  日本在一九四七年(昭和二十二年)首先制定[兒童福祉法],但在實施有關兒童福祉的相關措施後,社會大眾仍認為,當時對兒...
司書教諭(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的中小學設有「司書教諭」一職;所謂教諭是教師之意,而司書教諭之主要職掌在於管理圖書,負責圖書館業務。
  在歐美國家過去亦設有司書教師(teacher librarian),司書教師除了以教師的身分擔任學科指導和班級導師之外,也擔任圖書館業務;通常都配置在小規模學校或偏遠的學校圖書館中。
  不過,近年來在美國已經幾乎沒有這種制度,在小規模的學校已改成分派和教師其同樣身分的專任學校司書人員,管理擔任若干學校的圖書館業務。這種專門職務的圖書館員,因圖書館本身功能的擴大和多媒體化之影響,改稱為學校圖書館媒體專業人員(School Library Media Specia...
小泉信三(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泉信三(1888~1966),生於日本東京都;自幼家境極佳,其父小泉信吉是日本正金銀行總裁。一九一○年畢業於私立慶應義墊政治學科(系),曾留母校任教二年;一九一二年(日本大正元年)赴歐洲,先後留學英、法、德諸國,專攻經濟學;一九一六年返國,任慶應義墊教授。
  小泉信三的才華在二十四、五歲時,已鋒芒畢露,而被視為日本第一流經濟學家的福田德三所欣賞,與當時任教東京帝國大學的森戶辰男同被認定是日本學術界最有希望的青年學者。一九三三年任慶應義墊墊長(校長)以迄一九四七年,共達十五年之久,其間曾一度兼任藤原工科大學總長(校長)。一九四九年(昭和24年)起,擔任日本皇室東宮皇太子之太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