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7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平氣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心平德和。故《詩》曰:『德音不瑕1>。』今據不然。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注解〕 (1) 德音不瑕:德音是沒有瑕疵的。出自《詩經.豳風.狼跋》。瑕,音ㄒ|ㄚˊ,瑕疵、缺點。
因小失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貪小失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呂氏春秋.慎大覽.權勳》的記載:戰國時代,燕將樂毅率領五國(燕、秦、韓、魏、趙)的軍隊攻打齊國,齊王派觸子領軍迎戰於濟水之上。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觸子深感為難,齊王卻出言羞辱威脅以逼使他出戰。結果觸子雖然勉強出戰,卻故意使齊軍敗北,而他自己就乘機逃得無影無蹤。後來齊國的另一將軍達子又率領殘兵,駐守在國都城門,為了激勵士氣,只好向齊王請求賞金,齊王不但不給,還把他怒罵一頓。這一來,達子與燕軍交戰,當然大敗,不但達子陣亡,齊王也逃到莒邑。燕軍追入城門,就趁勢把齊國金庫所藏的金子掠奪一空,這就是「貪於小利以失大利」的好例子。後來「貪小失大」這句成語就...
湍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流急速。如:「山泉湍急」。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濤怒湍急激疾,一有決溢,彌原淹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發源於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濟南市,東流為小青河,北流注入濟水
子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云:『凱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謂民之父母矣?」,體現了以哲理、政事解詩的思想。子夏至魏國西河(濟水、黃河間)講學,「如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厘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 (《史記•儒林列傳》),還做過崇尚儒學的魏文侯的老師。近人有以為子夏思想中具有「法家精神」,韓非子稱「儒分為八」不及子夏之儒,是因為將之視為法家(見郭沫若《十批判書》)。子夏思想既是早期儒家在三晉的發展,又是由儒入法的關鍵。子夏本人不是法家人物,但以子夏思想為核心的三晉儒家卻非常注重實際。子夏儒學不僅直接影響了戰國早期法家,也間接影響了荀子的思想...
貪小失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呂氏春秋.慎大覽.權勳》的記載:戰國時代,燕將樂毅率領五國(燕、秦、韓、魏、趙)的軍隊攻打齊國,齊王派觸子領軍迎戰於濟水之上。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觸子深感為難,齊王卻出言羞辱威脅以逼使他出戰。結果觸子雖然勉強出戰,卻故意使齊軍敗北,而他自己就乘機逃得無影無蹤。後來齊國的另一將軍達子又率領殘兵,駐守在國都城門,為了激勵士氣,只好向齊王請求賞金,齊王不但不給,還把他怒罵一頓。這一來,達子與燕軍交戰,當然大敗,不但達子陣亡,齊王也逃到莒邑。燕軍追入城門,就趁勢把齊國金庫所藏的金子掠奪一空,這就是「貪於小利以失大利」的好例子。後來「貪小失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表示因貪圖小利而造成重大...
賑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財物救濟。[例]這次晚會是為了賑濟水災災民所舉辦的。
同居家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2)離婚率高漲與缺乏對婚姻生活的信心1.3 (3)受教育年樹增長向後順延的婚齡1.4 (4)經濟水準的提高1.5 (5)避孕方法及人工流產技術的普遍1.6 (6)多元觀念的開放2 參考書目 形成同居家庭的社會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對於同居家庭的形成有其一定程度的影響。 (1)性規範的鬆動在現代社會中已不再將婚前性行為視為嚴重違反社會規範之行為,漸視之為常態。 (2)離婚率高漲與缺乏對婚姻生活的信心隨著離婚率的升高,促使適婚男女對於走入正式婚姻制度漸失信心,而傾向結婚前先行同居,以更深入的了解、評估彼此間是否合適。 ...
交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連接、合起。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水上有連理樹,其樹柞櫟也,南北對生,凌空交合。」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下.滇游日記九》:「兩岸石峰交合,水流峽間,人踰崖上,江為崖所束,奔流若線,而中甚淵深。」
破竹之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七十餘城,封昌國君。 (9) 濟西一戰:指戰國時,樂毅率燕、趙、楚、韓、魏五國兵伐齊,大敗齊軍於濟水西岸,齊泯王亡走莒城。樂毅趁勢攻入齊國首都臨淄,總計攻下七十餘城。 (10) 并:通「併」,兼併。 (11) 齊:國名,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於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12) 迎刃而解:比喻事情很容易解決。見「迎刃而解」。 (13) 指授:指點傳授。 (14) 徑造:直接進攻。徑,通「逕」,直接。造,至。 (15) 秣陵:地約當今南京市附近,三國吳孫權於漢獻帝建安十年得秣陵,改名為建業。西晉統一後,則又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