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7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肝膽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雖深諳兵法,卻不懂政治,不像張良、蕭何懂得自保之道,又好大喜功,過於相信劉邦的為人。後來項羽自刎於烏江,楚軍敗亡,劉邦即削去韓信兵權,黜為淮陰侯。最後韓信被呂后以謀反罪名誅殺,夷其三族,這便是一代名將的下場。後來《史記》原文中的「披腹心,輸肝膽」演變成「肝膽相照」這句成語,用來比喻赤忱相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親。如:「年少失怙」。唐.白居易〈寄烏江十五兄文〉:「孩失其怙,幼喪所親;旁無弟兄,藐然一身。」
捲土重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捲」,典源作「卷」。「卷」同「捲」。捲土,人馬奔跑時掀翻塵土。「捲土重來」比喻兵敗後,重組兵力,再次來過。語出唐.杜牧〈題烏江亭〉詩。後用「捲土重來」泛喻失敗後,重新整頓,再次來過。 亦用於比喻恢復舊有的局面、局勢。 △「東山再起」。
群策群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的記載,秦朝滅亡之後,楚、漢爭奪天下,結果在垓下這個地方,劉邦的漢軍重挫了項羽的楚軍,之後項羽突破重圍逃到烏江,在烏江畔,他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覺得沒有顏面回去見故鄉的父老,於是自刎而死。項羽將自己失敗的原因歸為天命所致,但漢朝的揚雄不贊同,他認為:「劉邦懂得運用眾人的計策和力量,因此可以得到天下;而項羽因為不能知人善任,剛愎自用,最後落得兵敗自刎的下場,這和天命有什麼關係呢?」此段話見載於《法言》,後來「群策群力」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演變而出,用來指聚合眾人的智慧和能力。
無顏見江東父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漢相爭,項羽被漢軍困在垓下,四面楚歌。後項王帶領騎士衝殺,退到烏江西岸。烏江亭長勸項羽渡江回到江東,據地為王。項羽笑曰:「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乃自刎而死。見《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後以無顏見江東父老指心懷羞愧,沒臉見自己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船。如:「放榜」。唐.李賀〈馬〉詩二三首之一○:「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暗度陳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籍繼為將,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刎於烏江。 (3) 棧道:在險絕的崖壁上鑿孔架木而築成的道路。 (4) 韓信:?∼西元前196,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熒欋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5) 雍王章邯:秦代名將,生卒年不詳。與項羽戰於鉅鹿及棘原,卻因趙高專權,拒卻章邯所請,遂降羽,被立為雍王,王咸陽以西,都於廢邱,後為漢將韓信所滅。邯,音ㄏㄢˊ。 (6) 陳倉:秦置,故城在今陝西寶雞縣東。地當雍梁之衝,漢魏以來為攻守要地。漢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貶謫、降職。《史記.卷九十六.張丞相傳》:「吾極知其左遷。」宋.柳宗元〈哭連州凌員外司馬〉詩:「出守烏江滸,老遷湟水湄。」
暗渡陳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籍繼為將,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刎於烏江。 (3) 棧道:在險絕的崖壁上鑿孔架木而築成的道路。 (4) 韓信:?∼西元前196,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熒欋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5) 雍王章邯:秦代名將,生卒年不詳。與項羽戰於鉅鹿及棘原,卻因趙高專權,拒卻章邯所請,遂降羽,被立為雍王,王咸陽以西,都於廢邱,後為漢將韓信所滅。邯,音ㄏㄢˊ。 (6) 陳倉:秦置,故城在今陝西寶雞縣東。地當雍梁之衝,漢魏以來為攻守要地。漢王...
獨當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刎於烏江。 (7) 郤: 通「隙」,音 ㄒ|ˋ。嫌隙。 (8) 彭越:?∼西元前196,字仲,昌邑人。為漢初名臣。佐高祖定天下,封梁王。後因人告他謀反而被殺,並誅三族。 (9) 韓信:?∼西元前196,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熒欋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10) 屬:通「囑」,音ㄓㄨˇ,託附。 (11) 捐:以財物或土地等犒賞他人。 (12) 楚:指項籍所建立的「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