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2.81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旋轉生物圓盤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污水生物處理方法之一種,藉微生物附著於轉動之圓盤上形成生物膜以處理廢水中有機物的方法。通常圓盤約40%浸入反應槽的水中,另60%曝露放空氣中,藉著圓盤緩慢轉動,微生物由空氣中獲得氧氣後轉入廢水中,獲取基質等養分同時分解有機物並合成新細胞。生物膜漸厚後,則會剝落形成污泥,隨廢水流出進入沈澱池中固液分離。沈澱後污泥一般不必迴流反應槽。
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上一切生物居棲或適合生物居棲活動的區域,包含部分的岩石圈、水圈、氣圈。
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類肉眼看不到,要在顯微鏡下才能察覺的生物。包括各種細菌、黴菌、濾過性病毒等,常以分裂繁殖,多單細胞,體極細微,構造簡單,繁殖迅速,分布廣泛。種類超過十萬種,可分為單細胞動物、藻類、真菌、黏菌、細菌、病毒等。
光合自營性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生物於生化代謝上,以日光為能源而以CO2為碳源,此類微生物則包括藻類(algae)、藍綠細菌(cyanobacteria)、紫色含硫菌(purple sulfur bacteria)及綠色含硫菌(green sulfur bacteria)等。
生物濃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自水中吸收化學物質而體內組織累積,使其體內之濃度高於環境濃度的現象。吸收化學物質的管道可直接自體表、腸管或鰓。各種化學物質經生物濃縮作用在體內累積的難易程度不同,可由生物濃縮系體表示之。化學性質穩定的脂溶性物質,進入體內後較難排除,因此攝取速率常較排除率大,在體內的濃度易於提高,生物濃縮系數亦大。(參見『生物濃縮系數』、『生物放大』、『生物累積』。)
生物指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環境中某些生物出現的數量或比例,區分為簡單的數值,以表示環境品質的等級。例如:根據淡水中無脊椎動物相的種類組成,可給予一數值,以表示水質現狀;其數值可從10(清潔水質)至0(嚴重污染);此外,也可用藻類做為生物指標,以表示水域的污染程度,而在評估空氣污染時,則可用地衣做為指標。
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體、生物族群或生物群聚各生態階層內全部或部份部位之乾重量稱之,生物量當以單位面積下之重量表示,又稱生物量密度。例如某一時間和地區內之野兔族群所有個體總重量,可用生物量表示。又如在一個地區內所有植物體之重量亦可用生物量表示。生物量可用來描述某一種生物族群或群聚之特性。
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較簡單的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取代,而產生較複雜的化合物,稱為該化合物的「衍生物」。
生態指標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些生物因生態需求特殊,固能代表其所生存環境的類型和特點,譬如許多植物可作為土壤類型和狀況的指標,又如無脊椎動物和植物的分布情形,可反應土壤溼度和酸度。近數十年來各種污染的增加,亦有人以各種指標生物之出現情形,來代表某一區域之環境品質。譬如麻雀的出現,常代表該地區已被人類開發為居住區。
指標微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種特定種類或族群的微生物,其存在可用以顯示水質或食品遭受污染之情況或消毒滅菌之效果者,例如大腸菌(E. coil)、糞便性大腸菌類 (fecal coliforms)。一個好的指標微生物通常具有下列之特性:1.在乾淨的水或食品中不存在(或量很少),在受污染的水或食品中大量生存。2.致病菌存在時它亦存在,且其生存能力較致病菌高。3.其存在之數量與污染程度相關。4.其存在的數量比致病菌多,且利用簡易的方法即可檢測到。5.具有均一及穩定的特性,且對人體及其他動物無害。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