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1>情好日密。關羽2>、張飛3>等不悅,先主4>解之曰:「孤5>...
背水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水一戰」原作「背水陳」。戰國時,梁惠王問尉繚子說:「我聽說黃帝有刑德之說,靠它可以百戰百勝,有這回事嗎?」尉繚子說:「不是這樣的,黃帝的刑德之說,是指用武力討伐敵人,用文德治理天下,和國君所要追求的流年方位無關。假設今天有一座城池,用什麼方法都攻不下來,如果按陰陽五行,難道沒有任何吉時是適宜攻城的嗎?其實這座城會無法攻破,完全是因為它的防護堅固,城內兵器完備,糧食物資充足,又有豪傑之人同心協力的固守。如果不是這樣,城就很容易攻下了。這樣看來,要找良辰吉日不如多花心思在行動策略上。《天官》中曾說:『背靠著水部陣,等於是把部隊置於死地;面對著山坡擺陣,簡直是自廢兵力。』但想當初武王伐紂時,就是...
人定勝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資料〕 宋.劉過〈襄陽歌〉(據《龍洲集.卷一》引)十年著腳走四方,胡不歸來兮襄陽。襄陽真是用武國,上下吳蜀天中央。銅鞮坊裡弓作市,八邑田熟麥當糧。一條路入秦隴去,落日彷彿見太行。土風沉渾士奇傑,烏烏酒後歌聲發。歌曰:「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買劍傾家貲,市馬托生死。科舉非不好,行都兮萬里。」人言邊人盡麤材,臥龍高臥不肯來。杜甫詩成米芾寫,二三子亦英雄哉!
眾叛親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隱公四年》載,春秋時代,衛國公子州吁(ㄒㄩ)殺了自己的哥哥桓公想要自立為君。由於多數的大臣百姓不贊成他弒兄奪位的行為,所以州吁打算出兵攻伐與衛國有世怨的鄭國,希望能藉此提高自己的威望。恰巧當時宋國殤公即位,鄭國收留了從宋國出奔的公子馮,並且想要用武力送他回國為君。州吁便以此為名,聯合宋、陳、蔡等國出兵攻打鄭國。四國的大軍於是開到了鄭國,把首都的東門團團包圍,連續打了五日都沒辦法攻下,只好無功而返。魯隱公就此事問他的大夫眾仲:「你覺得州吁的計謀最後會得逞嗎?」眾仲回答:「我只聽過以德服人,沒聽過以戰亂為手段可以讓人心悅誠服。以亂服人,就像要整理絲線卻不先找出頭緒,只會讓情況愈來愈糟。州...
心悅誠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創「性善」之說,後世尊稱為「亞聖」。在政治方面,他提倡王道,重仁義,輕功利。在《孟子.公孫丑上》載有:孟子認為,假借仁的名義而用武,這叫做「霸」;要完成霸業,必須有大國作基礎。用美德來推行仁政,這叫做「王」;要完成王業,不必等到國家強大。因為施行王道,以德服人,所以商湯只有七十方的土地,文王只有一百方里的地,就成功了。用武力來征服人,被征服的人不是從心裡服從,只是因為力量不足;用道德仁義使人服從,那些歸順的人是內心裡感到喜悅而且誠意歸服,就像孔子的眾多學生信服孔子那樣。後來「心悅誠服」這句成語,就孟子話中「中心悅而誠服也」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武力或威勢制止、驅策他人。如:「鎮壓」、「欺壓」、「別拿你的大帽子壓我!」《公羊傳.文公十四年》:「子以大國壓之,則未知齊、晉孰有之也。」
譴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備。《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然政有不理,猶加譴責。」《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疾忙起來,去見長者,莫帶累咱每喫受譴責。」
武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費大量財資和勞力。寵愛男妾張昌宗、張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武則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緒及武攸寧等人,並大封武氏宗人為王。大臣吉頊等人深以嗣君之選為慮,武則天也感到作為女子,死後只能入李家宗廟享子孫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議,于聖曆元年(698)迎還廬陵王李顯,複立為太子。武氏晚年神龍元年(705)正月,張柬之、桓彥范、崔玄、敬暉等人聯合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發動政變,誅殺二張,逼則天退位,迎中宗復位。中宗上尊號為則天大聖帝,後人因稱她為“武則天”。同年十一月去世。  不過,這些錯誤和...
媾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開戰、用武、交戰
英法聯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1884年簽訂的「望廈條約」在即,只表示在外交上支持而不願以武力對付中國;而俄國也因黑龍江問題不願用武力干涉也只表示在外交上支持。 經歷1857年11月,英美法俄四國代表群聚香港。翌年一月,英法聯軍攻佔廣州,逮捕葉名琛,送至印度加爾各答。1858年,四國代表與英法聯軍進入天津,與清廷談判,締結「天津條約」。翌年,四國代表到中國為天津條約簽字,清政府卻想要毀約。英法聯軍遂於1860年再度北上,攻入北京,侵入圓明園,大肆掠奪,並加以破壞。咸豐帝留下皇弟恭親王奕訴辦理交涉事宜,逃往熱河離宮。十月,簽訂「北京條約」。此條約可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