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寅吃卯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寅吃卯糧」原作「寅支卯糧」。在古代,就用「天干」和「地支」來記載時間。「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等十個字;「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字。把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配合起來,就是六十個干支組合,如「甲子」、「乙丑」、「辛亥」,從古代沿用到今天。這裡面,十二個地支字常被用來紀年。「寅吃卯糧」的意思就是寅年就吃掉了後一年卯年的食糧。本來,一年有一年的收穫,餘糧還可以儲存以備來年所需,所以正常的狀況是「寅吃寅糧」或「卯吃寅糧」才是。但是現在的情形是:不但當年糧食已吃盡,還連來年的糧食都預先吃掉了,這狀況正是入不敷出,所以只好預支以後...
冗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閒散無事的官員。《新唐書.卷一二三.蕭至忠傳》:「今列位已廣,冗員復倍。」《金史.卷一五.宣宗本紀中》:「卯,議減庶官冗員。」也稱為「冗官」。
按圖索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按圖索駿注音︰ㄢˋ ㄊㄨˊ ㄙㄨㄛˇ ㄐㄩㄣˋ漢語拼音︰àn tú suǒ jùn釋義︰猶「按圖索驥」。見「按圖索驥」條。 01.宋.周密《辛雜識.後集.向氏書畫》:「賈大喜,因遣劉誘以利祿,遂按圖索駿,凡百餘品皆六朝神品。」 02.明.楊慎《藝林伐山.卷七.相馬經》:「(伯樂)其子執《馬經》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曰:『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麴爾。』伯樂知其子之愚,但轉怒為笑曰:『此馬好跳,不堪御也。』所謂按圖索駿也。」
壽終正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羊傳.莊公三十二年》(經〕八月亥,公薨1>于路寢2>。〔傳〕路寢者何?正寢也。 〔注解〕 (1) 薨:音ㄏㄨㄥ,君主時代諸侯或大官死亡稱為「薨」。 (2) 路寢:即正寢,原指天子諸侯辦公的地方,後泛指住宅的正室。〔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穀梁傳.莊公三十二年》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靈塗炭」。見「生靈塗炭」條。 01.元.鄭光祖《伊尹耕莘.楔子》:「因為下方自孔甲以來,後至履,不修德政,暴戾頑狠,諸侯多叛,至於禽鳥走獸不安,民生塗炭。」 參考詞語︰塗炭生民注音︰ㄊㄨˊ ㄊㄢˋ ㄕㄥ ㄇ|ㄣˊ漢語拼音︰tú tàn shēng mín釋義︰猶「生靈塗炭」。見「生靈塗炭」條。 01.明.沈采《千金記.第二六齣》:「狂秦暴虐,塗炭生民,毒起干戈,雲遶寰宇。」
惴惴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元.王惲〈睢州儀封縣創建廟學記〉:「後為風雨攸壞,亥秋,裴滿君自陳留令來尹斯邑,既告謁,顧清廟如是,惴惴不少安。」
以卵擊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色有黑者,有白者,何故皆不遂也?且帝以甲乙殺青龍於東方,以丙丁殺赤龍於南方,以庚辛殺白龍於西方,以壬殺黑龍於北方,若用子之言,則是禁天下之行者也。是圍心而虛天下也,子之言不可用也。」子墨子曰:「吾言足用矣。舍言革思2>者,是猶舍穫而捃粟3>也。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猶以卵投石也,盡天下之卵,其石猶是也,不可毀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議兵》。 (2) 舍言革思:捨棄我的言論,另作別的思考。革,變更、改換。 (3) 舍穫而捃粟:放棄收割,撿拾穀粒。比喻捨本逐末。捃,音 ㄐㄩㄣˋ,拾取、採集。粟,音ㄙㄨˋ,穀實的總稱。〔參考資料〕 《荀子.議兵》孫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
終南捷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南山捷徑注音︰ㄋㄢˊ ㄕㄢ ㄐ|ㄝˊ ㄐ|ㄥˋ漢語拼音︰nán shān jié jìng釋義︰猶「終南捷徑」。見「終南捷徑」條。 01.宋.范成大〈逍遙樓席上贈張邦達教授張未省闈門生也同年進士俱會樓上者七人〉詩:「誰憐蠻府清池句,不著南山捷徑鞭。作者七人茅瘴地,肅霜九月菊殘天。」 參考詞語︰捷徑終南注音︰ㄐ|ㄝˊ ㄐ|ㄥˋ ㄓㄨㄥ ㄋㄢˊ漢語拼音︰jié jìng zhōng nán釋義︰猶「終南捷徑」。見「終南捷徑」條。 01.宋.樓鑰《攻媿集.卷一.送石應之司戶歸剡以室邇人遠為韻》:「捷徑指終南,索價譏少室。窮達豈無命,踏地胡不實?」 02.清.趙懷玉〈留別都門諸子〉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姓。如春秋時有慮
斷章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載,春秋齊國的慶舍極為寵愛家臣盧蒲,甚至將女兒許配給他。但慶氏與盧蒲氏都姓姜,所以有人問盧蒲說:「男女結婚應該分辨是否同姓,你怎麼會完全不迴避同宗的女子呢?」他則回答:「同宗的人既不迴避我,我何必要迴避他呢?這就像賦詩明志時,可以斷章取義,我只取我所需要的,哪還知道甚麼同宗呢?」盧蒲所謂的「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指的是春秋時代的人,在外交場合或日常生活中,常會截取既有詩篇中一部分的句義來表達自己的意志與立場。例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載:晉、魯等國攻打秦國,軍隊至涇水,大家為是否渡河而猶豫不決,晉國大夫請魯國大夫孫叔豹表示意見,孫叔豹就賦了〈匏有苦葉〉,這首詩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