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40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凡的、普通的。如:「芸芸眾生」。《楚辭.屈原.漁父》:「眾人皆醉我獨醒。」
心猿意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以猿馬性喜外馳來形容眾生的心,不能安住,喜攀緣外境。《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後用來形容心意不定,不能自持。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從今把心猿意馬緊牢栓,將繁華不掛眼。」《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婆娘心猿意馬,按捺不住。」也作「意馬心猿」。
良莠不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兒女英雄傳》第四○回:「無如眾生賢愚不等,也就如五穀良莠不齊,見國家承平日久,法令從寬,人心就未免有些靜極思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保持、堅持。唐.皇甫冉〈太常魏博士遠出賊庭江外相逢因敘其事〉詩:「秉節身常苦,求仁志不違。」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遭魔障套.三煞〉:「這相公主見宏深,秉心仁恕。」
刻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感激在心,永難忘懷。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遭磨障套.三煞〉:「萬萬人感恩知德,刻骨銘心,恨不得展草垂韁。」《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感佩不忘,曰刻骨銘心。」也作「銘心刻骨」、「銘肌鏤骨」、「銘心鏤骨」、「鏤骨銘肌」、「鏤骨銘心」、「鏤心刻骨」、「刻骨鏤心」。
盲人摸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不同,而對象的外觀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實他們摸到的都是象,也都不是象。象在此指佛性,而盲人則是指芸芸眾生,若是有人執著於某些行為或文字才是真正的佛性,就像摸象的盲人一樣,只看到了佛性的一部分,就執著於自己所認知的部分,甚者非議別人看到並非真正的佛性,這樣反而迷失了觀照佛性本質的能力。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盲人摸象」,用來比喻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借花獻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優曇缽花,時乃一現。」青衣又問:「供養如來,為求何等?」善慧答曰:「為欲成就一切種智,度脫無量苦眾生故。」爾時青衣,得聞此語,心自念言:「今此男子,顏容端正,披鹿皮衣,纔蔽形體,乃爾至誠,不惜錢寶。」即語之曰:「我今當以此花相與,願我生生,常為君妻。」善慧答言:「我修梵行,求無為道,不得相許生死之緣。」青衣即言:「若當不從我此願者,花不可得。」善慧又曰:「汝若決定不與我花,當從汝願。我好布施,不逆人意,若使有來從我乞求頭目髓腦,及與妻子,汝莫生閡壞吾施心。」青衣答言:「善哉善哉,敬從來命。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請寄二花以獻於佛,使我生生不失此願。好醜不離,必置心中,令佛知之。」
不可思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鱉黿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諸龍、鬼神、阿修羅等,不覺不知己之所入,於此眾生亦無所嬈。」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洛陽伽藍記.卷一.永寧寺》。 (2) 須彌:指須彌山。須彌,胡語音譯,意譯妙高。古印度宇宙觀中,此山位居世界中央。山由東面白銀,北面黃金,南面吠琉璃,西面頗胝迦四寶構成。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山頂為帝釋天居所。周圍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鐵圍山所圍繞的鹹海,鹹海之外為四大部洲,是佛教繪畫中常見的題材。或譯作「修迷」、「蘇迷」。佛典中常用以喻大。 (3) 芥子:佛教用語。佛典中常用罌粟之實來比喻極微小。 (4) 本相:本來的面目。 (5)...
膽戰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驚膽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驚膽戰」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十分驚慌害怕,典源出自〈維摩詰經講經文〉。其中有一段敘述維摩詰假稱身患疾病,藉著眾人來探視他時,得以教化眾生。釋迦世尊也派他的弟子前去探視,但是大家都因為維摩詰的辯才太了得,沒有人想要代表去探視。於是世尊要彌勒菩薩去探視維摩詰,彌勒菩薩回答世尊說:「世尊,我恐怕也不能勝任。因為我曾在兜率天宮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修習到得不退轉法時,維摩居士的對我的一段反論,現場的人聽了後,都同時證入無生法忍的境界。當時,我覺得十分慚愧,憂慮惶恐,對自己的不足感到驚慌害怕。我與他的境界實在是差太遠了,所以恐怕沒有辦法代表大家去探視維摩居士,...
強詞奪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宮中之後,孫皓也提出許多問題想要辯倒僧會,他問僧會說:「佛教所宣揚的是什麼道理呢?」僧會回答:「是視眾生平等。君王能夠愛民,使人民安居樂業;人民能懂孝悌仁義,互相友愛。」孫皓聽了之後又說:「這不都是孔孟的道理嗎?」僧會回答:「佛法與孔孟之道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孔孟主要傳揚人倫,這點與佛法是一樣的,但是佛法更加廣泛,提及因緣生滅、諸行無常,這則是孔孟之道所沒有的。」孫皓雖然強自狡辯,但仍無法辯倒僧會,也就不敢隨便毀壞廟宇佛像了。後來「強詞奪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強詞昧理」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沒有道理卻強行狡辯,硬說成有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