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蠹除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去禍害,消滅奸佞。《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六:「且說李御史到了福建,巡歷地方,蠹除奸,雷厲風行,且是做得利害。」
價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價值除是指在進行科學研究時,盡量避免個人評價,以達到研究之客觀要求。
  有關社會科學研究是否容許價值判斷滲入其中的問題,本世紀初,韋伯(M. Weber)和許莫勒(G. Schmoller)為首的「社會政策聯盟」(Verein für Sozialpolitik)中的學者曾有激烈的論戰。韋伯在論戰中堅守「價值中立」的基本立場,認為社會學為要足以稱為科學,不容任何價值判斷干擾研究的客觀性。
  就教育研究領域而言,採取經驗分析研究導向者大都本於「價值除」或「價值中立」的基本原則,以對教育進行嚴格而確實的經驗研究。羅赫納(R. Lochner)一九六三年出版的〔德國教...
痰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促使黏液或痰自呼吸道排出的藥劑。如桔梗、遠志等。
塵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能除去塵垢的神奇的風。晉.王嘉《拾遺記》卷十:「又有塵之風,若衣服塵汙者,風至吹之,衣則淨如浣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竹掃把。例:這禾埕恁屙糟,拿支把去仔。(這晒穀場髒兮兮,拿一支竹掃把去大略掃一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會、能夠。晉.陶淵明〈九日閑居〉詩:「酒能百慮,菊解制頹齡。」唐.李白〈月下獨酌〉詩四首之一:「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登峰造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佛經以為練神明,則聖人可致。簡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源)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陋輕之,不足服漢儒也。宋學具有精微,讀書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門戶之見而各取所長,則私心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經義明矣。蓋經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經部總敘》十三經不過65萬字南宋鄭耕老統計如下:《周易》,二萬四千二百零七字。《尚書》,今古文合二萬五千八百字。(扣去偽古文,為一萬七千九百二十五字)《詩經》,三萬九千二百二十四字。《周禮》,四萬五千八百零六字。《儀禮》,五萬六千一百一十五字。《禮記》,九萬九千零二十七字。《左傳》,十九萬六千八百四十五字。《公羊傳》,四萬四千零七十五字。《穀...
為非作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壞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後來其教盛行,那學了與民間妖除害的,便是正法。若是去為非作歹的,只叫得妖術。」《紅樓夢》第五七回:「我說的是好話,不過叫你心裡留神,並沒叫你去為非作歹。」也作「生非作歹」。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真南宮拜,聊偃東山居。  大藩本多事,日與文章疏。每一睹之子,高詠遂起予。  宵晝方連燕,煩吝亦頓。格言雅誨闕,善謔矜數餘。  久跼思遊曠,窮慘遇陽舒。虎丘愜登眺,吳門悵躊躇。  方此戀攜手,豈雲還舊墟。告諸吳子弟,文學為何如。  跡與孤雲遠,心將野鶴俱。那同石氏子,每到府門趨。 贈李判官  良玉定為寶,長材世所稀。佐幕方巡郡,奏命布恩威。  食蔬程獨守,飲冰節靡違。決獄興邦頌,高文稟天機。  賓館在林表,望山啟西扉。下有千畝田,泱漭吳土肥。  始耕已見獲,袗絺今授衣。政拙勞詳省,淹留未得歸。  雖慚且忻願,日夕睹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