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隨波逐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著水流而行。如:「小船隨波逐流而下。」亦用以比喻人沒有確定的方向和目標,只依從環境、潮流而行動。《隋唐演義》第三二回:「我看將軍容貌、氣度非常,何苦隨波逐流,與這般虐民的權奸為伍?」也作「逐浪隨波」、「隨波漂流」、「隨波逐浪」、「隨波逐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日月星辰所羅列的空間,即天空。如:「碧海青天」、「頂天立地」。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拋、丟。《五燈會元.卷一九.東山覺禪師》:「颺下屠刀,立地成佛。」《聊齋志異.卷一.瞳人語》:「言已,掬轍土颺生。」
兩腳書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立地書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頭承戴。如:「頂天立地」。《水滸傳》第五回:「跨了戒刀,提了禪杖,頂了衣包,便出寨來。」
裝腔作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腔作勢」,原作「粧模作勢」。粧,妝的俗字。「腔」,指的是說話的腔調。「勢」,指表現出的姿態。整個詞語的意思是說腔調與姿態都是刻意做作出來。元人蕭德祥的雜劇《殺狗勸夫》第四折云:「你枉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兒,教那廝越粧模越作勢,盡場兒調刺。」意思是說:「虧你是個光明磊落的好漢,竟讓那個小人如此故作姿態,若有其事地胡說八道,顛倒是非!」戲文中的「那廝」是指柳胡,他懷疑孫家兄弟殺了人,故意大聲嚷嚷著要告官,目的是希望他們花錢消災,而他可以從中獲利。由於自以為捉住了孫家兄弟的把柄,所以柳胡氣焰囂張,「粧模作勢」地故意擺出高姿態以恫嚇對方。後來「裝腔作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故意裝出某種腔調...
一了百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子語類.卷八.學.總論為學之方》1>有資質甚高者,一了2>一切了,即不須節節3>用工。也有資質中下者,不能盡了,卻須節節用工。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八》。 (2) 了:ㄌ|ㄠˇ,了解、明白。 (3) 節節:逐次。〔參考資料〕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八》古者道:「這一片田地分付來多時也,我立地待你搆去。」……諸佛出世,祖師西來,正為發明這一片田地;從上宗師、天下老宿,千方百計施設方便,無不盡力提持這一片田地。雖然如是,終未有人解當頭道著。還搆得麼?八面坦平,四方清肅,萬法不能蓋覆,千聖不敢當前。若搆得去,一了一切了,一成一切成,一見一切見,一得一切得。
過勿憚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論語.學而》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後漢書·卷六十八:「事失宜正,過勿憚改。天下通喪,可如舊禮。」 2.語譯 賢者勇於認錯勇於改進,並時時警惕自己不再犯同樣的過錯。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迷途知返。 相反詞 執迷不悟。 5.例句 人非聖賢,誰能無咎,《書》不云乎,過勿憚改,放下屠刀,打個箕斗,立地成佛。
雲從龍,風從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易經.乾卦.九五》:「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龍起生雲,虎嘯生風。比喻同類事物相感應。《三寶太監下西洋》第五六回:「自古道:『雲從龍,風從虎。』他原是龍虎所生,只見他現了本身,立地時刻,海裡狂風大作,白浪翻天。」亦用以比喻聖主賢臣之遇合。
立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時、馬上。《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快替我穿了送老的衣服,我立刻就要去了。」《文明小史》第一五回:「只要把撐船的招呼齊了,立時立刻就好動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