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0.6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竭盡、用盡。《戰國策.韓策一》:「料大王之卒,悉之不過三十萬。」《新唐書.卷一九三.忠義傳下.龐堅傳》:「賊將阿史那承慶悉銳攻之,傳城百里,樹木皆刊。」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精力與思慮。《清史稿.卷四八二.儒林傳三.陳奐傳》:「奐嘗言大毛公詁訓傳言簡意賅,遂殫精竭慮,專攻毛傳。」也作「殫心竭慮」、「殫思極慮」。
義無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唯恐落後;即使身觸利刃,冒著被流箭射中的危險,也從沒想要回頭。就是因為他們一心只想著國家的危難,竭盡全力去履行臣民的義務。希望巴蜀百姓也能忠於朝廷,將國家的事視為自己的事。後來此篇文告原文中的「義不反顧」演變成「義無反顧」這句成語,用來指本著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缺乏、竭盡。如:「匱乏」。《詩經.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呂氏春秋.孝行覽.長攻》:「財匱而民恐,悔無及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竭盡、完畢。如:「氣絕而死」。《淮南子.本經》:「江河三川,絕而不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竭盡、乾涸。如:「乾杯」。《山海經.北山經》:「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乾而夏流。」
一成不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王制》中描述古代的司法制度,犯人的罪行一旦判決之後,君王先命三公共同審理,之後三公再將判決書呈交給君王。君王看了判決書之後,得依「因無知而犯罪」、「因過失而犯罪」、「因遺忘而犯罪」三種情形,酌量給予減刑,最後裁定刑罰。刑罰一旦裁定,即使只是輕微的小罪,也必須澈底執行,不得赦免。因為一旦犯罪成立,刑罰就會加在身上;一旦刑罰加到身上,就不可能再改變了。所以一個君子在裁定刑罰之前,必定會竭盡心力來審理案件。後來「一成不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引申指事情既定之後,從不改變。
傾囊相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所有交付或傳授給對方。如:「老師傅將一身絕學傾囊相授,希望能將這項精緻的傳統技藝傳給下一代。」
不遺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毫不保留,竭盡全力。如:「校長對清寒同學的照顧不遺餘力,令人感動。」《戰國策.趙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文明小史》第四回:「委員和事,調停惟賴孔方;紳士責言,控訴不遺餘力。」
餘音繞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之:前往。 (3) 齊:指戰國齊國。地約當今山東省一帶。 (4) 匱:音ㄎㄨㄟˋ,缺乏、竭盡。 (5) 雍門:齊國的城門,地約當今山東省臨淄縣。 (6) 鬻歌假食:賣唱以賺取食糧。鬻,音ㄩˋ,賣。 (7) 梁欐:屋梁。即架在柱上,用來支撐屋頂的橫木。欐,音ㄌ|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