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竹管。漢.王充《論衡.量知》:「截竹為筒,破以為牒,加筆墨之跡,乃成文字。」唐.杜甫〈引水〉詩:「白帝城西萬竹蟠,接筒引水喉不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細緻、滑潤。如:「細膩」、「滑膩」。《楚辭.宋玉.招魂》:「靡顏膩理,遺視矊些。」唐.吳融〈木筆花〉詩:「嫩如新竹管初齊,粉膩紅輕樣可攜。」
以管窺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透過竹管看天,僅見天的一小部分。比喻見識片面而狹窄。《喻世明言.卷三二.遊酆都胡母迪吟詩》:「子但據目前,譬如以管窺天,多見其不知量矣。」也作「管中闚天」、「用管窺天」。
管中窺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透過竹管的小孔看豹,只看到豹的一小塊斑紋。比喻所見狹小,未得全貌。[例]這種見解恐也只是管中窺豹,未得事情全貌。
一竅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心竅不通。語本《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句下漢.高誘.注:「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干不見殺也。」後用以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對某事完全不懂。《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這蕭穎士又非黑漆皮燈,泥塞竹管,是那一竅不通的蠢物。」《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但是人數多了,自難免魚龍混雜,賢愚不分,儘有中文一竅不通,借著遊學到海外玩耍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竹製,直吹:(1)以一組長短參差的細竹管依音階高低緊密排列而成,一管一音。吹嘴有兩種,一種是哨子型,一種是邊稜音,都通稱為「排簫」。古代亦名為「鳳簫」。(2)「琴簫」之簡稱。單管,管身細長,直吹,常與古琴合奏。(3)今日所稱之「簫」為單管直吹,吹孔為V字形口。其正面五孔,背面一孔。今常用於獨奏與合奏。也稱為「洞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吹管樂器。源自中國的簧管樂器。用十三至十七根裝有簧片的竹管和一根吹氣管,裝在一個鍋形的底座上製成。演奏時以口接於吹管,分別以指按簧管,吹之發聲。能奏和聲,吹氣及吸氣皆能發聲,其音色清晰透亮。今常用的高音笙多為三十六簧,常用於獨奏與合奏。目前還有中音笙、次中音笙、低音笙,多用於合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是古代傳統的一種橫吹,形狀像笛的竹製樂器,有八孔。篪與笛的明顯區別是篪無膜,底端為有竹節封閉,而笛有膜,底端開放。
夢筆生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李白年輕時夢見所用的筆頭上生花,後來便成為著名大詩人的故事。見五代十國.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上花》。後比喻文人才思泉湧、文筆富麗。也作「筆夢生花」、「筆底生花」、「筆可生花」、「筆花入夢」、「管城生花」、「竹管開花」、「彩筆生花」、「彩管生花」、「綵筆生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導水用的長竹管。宋.陸游〈閉戶〉詩:「地爐枯葉夜煨芋,竹筧寒泉晨灌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