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腹便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邊韶,字孝先,陳留浚儀人。頭腦靈活敏捷,口才流利,以擅長文學出名,收過不少學生。有一回,大白天他躺在床上閉目養神,門下弟子看到了,就在背地裡嘲笑他肚子大,懶得讀書,只想睡覺。結果被他聽到了,立刻回答說:「肚子大是因為飽讀書籍,裝滿了五經。即使在睡覺時,想的也是經書上的學問。當學生的連老師都可以嘲笑,這是典出何處啊?」這番話使得嘲笑他的那些弟子,心裡感到羞愧。後來「大腹便便」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表示大肚子顯得肥胖而凸出的樣子。
|
上行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即是讓在下位者有所倣效,也就是在上位者怎麼做,在下位者就跟著怎麼做。所以《孝經》、《論語》等經書都指出「教」對於化育人民的重要。《詩經》則更明確的說到,在上位者之所以教導在下位者,目的就是要人民跟著效法。後來「上行下效」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用來指在上位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 在漢代劉向所編纂的《說苑》一書裡,〈君道〉篇剛好載錄一則故事可以參考。春秋齊景公,有一次設宴招待文武百官,散席之後,大家就一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每當齊景公射出一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靶,群臣們都仍然高聲喝采,稱讚齊景公箭法如神。但是齊景公一點也不快樂,並且感到納悶,於是就詢問弦章,為什麼群臣們會是這樣的...
|
對牛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牟子(?∼西元79年),本名牟融,東漢人,熟讀經史百家,並精通佛理,許多儒家學者都向他請教有關佛學的問題。不過牟子在對儒家學者講解佛理時,總是引用儒家的經書來作說明,有人問:「您說佛家經典那麼多,內容廣博深厚,為什麼不用佛經講解呢?」牟子答道:「你們對儒家經典的內容很熟,如果我引用儒家經典解釋佛理,你們很容易就能了解。反之,我若是引用佛典,就像對瞎子說各種漂亮顏色,對聾子演奏音樂,一點幫助也沒有。就是師曠那樣的音樂大師,無論技藝多麼精巧,也不能彈奏沒有琴弦的琴;狐貉的皮毛雖然暖和,但也不能溫暖沒有生氣的死人。例如春秋魯國的公明儀,有一次看見一頭牛在吃草,就彈琴給牠聽,可是不管旋律多悅耳動聽,牛...
|
聽天由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孔臧〈鴞賦〉(據《藝文類聚.卷九二.鳥部下.服鳥》引)季夏庚子,思遁靜居,爰有飛鴞,集我屋隅。異物之來,吉凶之符,觀之歡然,覽考經書。在德為祥,弃常為妖,尋氣而應,天道不踰。昔在賈生,有識之士,忌茲服鳥,卒用喪己。咨我令考,信道執真,變怪生家,謂之天神。禍福無門1>,唯人所求,聽天任命,慎厥所脩2>。栖遲養志,老氏之疇,時去不索,時來不逆,庶幾中庸!仁義之宅,何思何慮?自令勒劇。 〔注解〕
(1) 禍福無門:禍福的來源本非命中注定,沒有常規。
(2) 慎厥所脩:謹慎其所研習。「脩」通「修」。
|
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眼睛看不見的。如:「盲人」、「盲胞」。《漢書.卷六○.杜周傳》:「欽字子夏,少好經書,家富而目偏盲。」
|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板:儒學經書在南宋後通常包括十三部儒家著作,稱為十三經。分別是《詩經》、《尚書 (經)|尚書》、《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周禮》、《儀禮》、《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十三經是從先秦到南宋,經書逐漸增刪的結果,歷代研究十三經的學問稱為經學。目錄1 歷史1.1 “經”1.2 從先秦六經到南宋十三經1.3 影響較小的分類2 十三經簡介2.1 詩經2.2 尚書2.3 禮記2.4 易經2.5 周禮2.6 儀禮2....
|
鉤心鬥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鬥角鉤心注音︰ㄉㄡˋ ㄐ|ㄠˇ ㄍㄡ ㄒ|ㄣ漢語拼音︰dòu jiǎo gōu xīn釋義︰即「鉤心鬥角」。見「鉤心鬥角」條。
01.明.楊士雲〈和中谿宿觀音〉:「青壁丹崖高矗矗,鬥角鉤心牢置屋。」
02.清.黃協塤《鋤經書舍零墨.卷二.燈謎集唐詩》:「商燈之戲,肇自五代,嗣是廋詞隱語,鬥角鉤心,更覺無奇不有。」
|
抱殘守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經文內容殘缺脫落、錯誤很多。我朝開朝以來陸續發現如《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後來「抱殘守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固守舊有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進變通。
|
引經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用經書典籍等做為說話、作文的依據。語本《後漢書.卷六二.荀幹鍾陳列傳.荀淑》。
|
酒囊飯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王充《論衡.別通》孔子病,商瞿卜期日中。孔子曰:「取書來,比至日中何事乎?」聖人之好學也,且死不休,念在經書,不以臨死之故,棄忘道藝,其為百世之聖,師法祖脩,蓋不虛矣!自孔子以下,至漢之際,有才能之稱者,非有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也,不說五經則讀書傳。書傳文大,難以備之。卜卦占射凶吉,皆文、武之道。昔有商瞿,能占爻卦;末有東方朔、翼少君,能達占射覆。道雖小,亦聖人之術也,曾又不知。人生稟五常1>之性,好道樂學,故辨2>於物。今則不然,飽食快飲,慮深求臥,腹為飯坑,腸為酒囊,是則物也。倮蟲三百,人為之長。「天地之性人為貴」,貴其識知也。今閉闇脂塞,無所好欲,與三百倮蟲何以異?而謂之為長而貴之乎? ...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