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多元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達,教師則宜多元評量的方法評量學生多元智能,進而開發學生不同的潛能。多元評量兼顧「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且評量方式多樣化,不只是紙筆測驗。多元評量的方式如筆試、口試、表演、實作、作業、報告、資料蒐集整理、鑑賞、晤談、實踐等,教師以多元方式評量學生的表現,以作為教師教學改進與學生學習成果的參考。評量不在只是量化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重要的是了解學生質化的學習情形;也就是評量不只是學生表象的學習結果,而是進一步了解學生知識內化的學習情形。以下簡單的介紹動態評量。 二、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係指...
合作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5 六、教學流程1.6 七、教學活動設計(學習單及形成性評量)1.7 八、形成性評量1.8 九、總結性評量2 肆、參考資料 壹、教學單元 一、主題教學主題為國中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康軒版本第六冊第二章的「電磁感應」。在實施九年一貫後,能力指標中並沒有列入學習”冷次定律”,但作者認為有其重要性,可以視課程進度選擇性教授,因此於教學活動中有補充加入冷次定律的內容,藉以加深學生的電磁學知識。 二、教學策略九年一貫強調以學生為本位,學生要學習帶得走的能力,因此教育政策傾向以建構主義為中心的教學原則。研究者認為符合建構主義精...
課程評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評鑑(curriculum evaluaction)所謂「課程評鑑」,係指評鑑在課程領域之應用,換言之,「課程評鑑」就是指教育評鑑人員蒐集有關課程的資料,用以判斷課程的優劣價值。就「課程評鑑」的範圍而言,除了應就「理念的課程」、「正式的課程」、「知覺的課程」、「運作的課程」與「經驗的課程」等五個課程層次,指出其缺陷或困難所在,俾便作成行動之決定之外,也應指出學生因素之外的課程發展規畫過程、課程本身、課程實施、課程效果等內容因素及範圍項目之價值優劣。目錄1 (一)課程評鑑的途徑2 (二)課程評鑑的人員角色3 (三)課程評鑑的方式4 (四)課程評鑑的功能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一)課程評鑑...
家政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呼應各學習領域理念與目標評量。b.評量內涵宜兼顧情意、技能與認知。c.評量過程應兼顧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d.評量人員除教師外,可邀請家長、小組長、同儕或學生本人參與。e.評量結果評定應顧及個別差異、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習者。f.評量結果宜描述學習者進步情形、成功經驗或優良特殊事績。g.評量結果宜兼顧文字描述、等級呈現,不宜簡約為分數。h.評量結果敘述應使用一般人能瞭解者,來描述學習者的表現。i.評量不宜製造影響學習者表現的壓力。B.評量方式a.實作評量:如成品、表演、實作、作業、鑑賞、實踐、態度評量表。b.口語評量...
個人化系統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接受評量後,助理給予評分,直到通過評量後,才能進行下一單元的學習。7. 學期結束時,全體學生需參加總結性評量。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個人化系統教學英文關鍵字: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PSI 參考資料註1.沈翠蓮著(民90,初版)。教學原理與設計 (頁145~147)。臺北市:五南。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5%80%8B...
海洋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涵,採用多元的評量方法。B.評量內涵應兼顧情意態度、知識技能及努力程度。C.評量應兼重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D.評量宜採多元評量方式,如實作評量、檔案評量、口語評量、高層次紙筆評量或其他評量方式等。E.評量結果除由教師評定外,得適切參酌學生自評、同儕評量、家長評量及其他相關人員的評量資料評定結果,並應考量學生個別差異。F.學校宜進行教學成效評量,做為教師改進教材、教法的依據,以及實施個別教學和輔導的參考。 5.活動資源A.善用學校各項教學資源,積極拓展社區資源,營造良好教學環境。B.得與社區內各級學校與機構,合聘師資...
資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形成性評量於課堂上以觀察方式進行,注重學生操作技能的養成,避免以紙筆形式之記憶性考核行之。b.總結性評量於完成完整之能力指標教學後,以實作方式實施。C.評量方法 須根據各學習內涵之性質設計評量。認知方面宜根據教學目標,配合認知歷程層次做評量設計。技能方面,宜課堂上以觀察方式進行,考察學生操作技巧。可行之評量方式簡述如下:a.溝通與討論:教師針對上課重點發問,以瞭解學生的學習情形。 b.課堂觀察:觀察內容包括操作情形、教室使用規範遵守情形以及智慧有價等倫理議題之實踐等,藉此教師可看出學生對所學概念實行的能力,也可掌握...
個別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教學:若未能順利通過,則以同一教材或類似教材施予補救教學。並用多種評量:兼重起始評量、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所使用的測驗兼用標準參照測驗與常模參照測驗。行政服務配合:維持一般班級編制,並極力尋求學校行政的密切配合。回饋與修訂,不斷研究發展:研究小組指出個別化教學的效果並非普遍的,必須有更多的相應配合條件才可能有效實施。 參考資料黃政傑(2012)。教學原理。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66-169。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個別引導教育、創造性教材、實用性教材、傳統性教材英文關鍵字:Individually Guided Educ...
學習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目的。以真誠信任和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人。強調個人主義。對現實有具體、務實的看法。強調形成性評量重於總結性評量。學習中的多樣性、首創性和自主性。注重一個人的整體發展,包括精神潛力開發。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學習過程,常常與學習環境創設聯繫起來。在達菲和喬納森(Duffy & Jonassen)合編的《建構主義與教學技術》(1991)一書中,許多學者都認為:有目的的知識建構可以借助帶有以下特點的學習環境得以促進。它們是:對現實提供多種表徵,避免在教學中過份簡化自然界與人類現實的複雜性。關注知識建構而不是...
教學設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容作為依歸。8.做形成性評量形成姓測驗係指在教學將結束前,針對學生學習狀況所施行的評量工作。9.做總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是在課程結束後,為了解學生整體學習狀況而實行的測驗、評量工作,檢驗是否符合教學前所預先訂定之教學目標、作業目標。(註2) 參考書目註1: 廖鳳池、陳美芳、胡致芬、王淑敏、黃宜敏編譯(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註2: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教學設計英文關鍵字: instruct...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