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喪考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經.舜典》記載了堯治理政事謹慎謙讓,通達事理;考察天時以制定百官職守,因此政治昭明,各邦國間和睦親切,人民也歡樂和諧。後來四方的諸侯長推薦舜的美德,經過堯一段時間的考察,舜都能把各種職務辦理得有條不紊,於是堯決定讓舜繼承帝位。就在舜攝政輔佐了堯二十八年時,堯逝世了,天下人民如同死去父母一樣的悲痛。有三年之久的時間,全國上下都斷絕了樂聲,瀰漫著哀淒的氣氛。「如喪考妣」是直接摘自典源的成語,用來比喻悲痛至極。
敬業樂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國之中設有「太學」。每年都有新生入學,隔年考試一次。入學一年之後,考經文的句讀,辨別志向所趨;三年考察學生是否尊重專注於學業,樂於與人群相處;五年考察學生是否博學篤行,親近師長;七年時考察學生在學術上是否有獨到的見解,及對朋友的選擇,這時候可以稱之為小成。九年時知識通達,能夠觸類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違背師訓,就可以稱之為大成。這時候才能夠教化人民,移風易俗,然後附近的人都心...
捨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宦海》第一回:「放著一班做官的人,不先去考察他們的程度,卻只嫌著百姓們的程度不合,豈不是捨本逐末麼?」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徐富昌譯文:「第一叫指事,指事的含義是:字形、結構看起來認得,但須經過考察才能知道它所體現的字義,上下二字即屬此例。」二、特徵:正如梁東漢《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一般學者把指事字分為兩大類:「純粹符號性質的指事字」和「在像形基礎上增加指事符號的指事字」,如《說文解字》「上,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下,底也。指事。」便是純粹符號性質的指事字。三、辨析:潘重規《中國文字學》稱「指事字是用符號表示抽像的事物」,這個定義不準確:像形字如「大」、「永」也是「用符號表示抽像的事物」。其實,王筠《說文...
置若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靜無聲。同「默」。〔參考資料〕 明.周順昌〈福州高璫紀事〉(據《周忠介公燼餘集.卷一》引)按臺以考察、閱操兩大事命三司諭稅監出陳,二守不聽,會諡詔將臨,復嚴諭速出迎詔,竟置罔聞,其悖逆至是,他奚論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考察、探究。《楚辭.屈原.九章.惜誦》:「言與行其可跡兮,情與貌其不變。」《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臣竊跡前事,大抵彊者先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考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考實按形,不能謾於一人。」宋.蘇軾〈論始皇漢宣李斯〉:「秦始皇時,趙高有罪,蒙毅按之,當死。」
權變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適的管理方法。成功管理的關鍵在於對組織內外狀況的充分瞭解和有效的應變策略。權變理論以從系統觀點來考察問題,它的理論核心就是通過組織的各子系統內部和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繫,以及組織和它所處的環境之間的聯繫,來確定各種變數的關係類型和結構類型。它強調在管理中要根據組織所處的內外部條件隨機應變,針對不同的具體條件尋求不同的最合適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權變理論指出,組織是一個開放系統,應當進行有機管理,以便滿足和平衡內部需要並適應環境狀況;在不確定和動蕩環境中運營的組織需要有更高程度的內部差異性,同時組織需要適當整合,將這...
敷衍塞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丁巳五十八歲》樂督到任,欲以理財見長,而甘省地理民情,不甚熟悉,又欲遍墾荒田,以裕兵需,用意非不為公,而行於瘠區無益。兵餉支絀,督軍既札司委勘,司中職任度支,何敢推諉?其委札所云,不得以有為無,亦不得以無為有。委員共知其事體之難,而嚴令願為恪遵1>,委勘2>幾及年餘,始克竣事3>,半屬敷衍塞責。惟候補知縣諾穆棟額,查獲最多,且滋擾驛跕,勒索地方,州縣畏其讒毀,勢不得不厚為給予,是利未獲而害已見矣。 〔注解〕 (1) 恪遵:敬慎遵守。恪,音ㄎㄜˋ。 (2) 勘:音ㄎㄢ,考察、審察。 (3) 峻事:完工、事畢。峻,音ㄐㄩㄣˋ。
古色古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趙希鵠,南宋理宗時人,生卒年不詳。所著《洞天清祿集》,是一本關於考察、鑒賞古文物的作品。依中國的傳統說法,文具也叫文房器物,趙希鵠在書中列了十項之多,有古琴、古硯、古鐘鼎彝器、怪石、筆、墨、紙、畫等,同時論述了鑒賞、收藏、裝裱等方面的經驗。趙希鵠提及辨別畫作真偽的方法:古畫會因為時日久遠,沾染灰塵,而呈現黑色或淡黑色,因此散發出一種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具有獨特的氣味。如果是後人仿作的,則多為黃色而且色彩鮮明,沒有任何的灰塵與暗淡的色澤。後來「古色古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具有古雅色彩和情調的書畫、器物、建築、藝術品等。另外在北宋和南宋也均有出現「古香」一詞,如北宋.米芾《畫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