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糜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腐敗。今多用於指生活腐化,不圖進取。[例]他的生活十分糜爛,最後落得沿街乞討的下場。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水深火熱,民不聊生,赤地千里,哀鴻遍野反義:四海昇平,安居樂業,國泰民安,豐衣足食辨似: 「生靈塗炭」及「民不聊生」都有人民生活困苦的意思。 「生靈塗炭」側重於所處的境遇,可用於受災或暴政統治等狀況;「民不聊生」側重於生計層面。 生靈塗炭 民不聊生 辨似例句 ○ ㄨ 有些國家內戰連年,當然免不了~,民怨四起。 ㄨ ○ 清朝末年,政治腐敗,經濟凋敝,物價飛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增添、積累。《論語.先進》:「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史記.卷三○.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腐敗的、破舊的。如:「爛蘋果」、「破銅爛鐵」。
1.腐敗。如:「潰爛」、「海枯石爛」。《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十萬之師,土崩魚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爛、腐敗。如:「他的生活十分糜爛。」
陳陳相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京都倉庫的糧食逐年增加,致陳糧上再堆陳糧。《史記.卷三○.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後比喻因襲舊例,而無革新進步。
捲土重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捲土重來」原作「卷土重來」。杜牧為晚唐詩人。晚唐社會黑暗、政治腐敗、藩鎮割據、宦官專權,面對這樣的環境,杜牧作了不少感時傷事或藉古諷今的詩。這首〈題烏江亭〉詩,為杜牧過烏江亭時所作。烏江亭據傳為當年項羽自刎的地方。楚漢相爭,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可是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羽突圍至烏江岸邊,本可渡江,但他自認愧對江東父老而羞憤自殺。後人多讚賞項羽的氣節,但杜牧卻不以為然。本詩首句即開門見山地點出,勝敗乃兵家常事,能忍辱負重的才是「男兒」,所以,項羽這樣一遭遇失敗便以死作為了斷,根本是一種怯懦的行為。其實他所率領的一批江東子弟,其中不乏才俊,若是能重振旗鼓,誰勝誰敗都還...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動的水不會腐敗,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蛀蝕。比喻事物常活動則不易被侵蝕破壞。如:「適度運動可保持身體健康,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季春紀.季春》:「因智而明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凋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腐敗、凋落、凋謝、凋射、退步、衰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腐敗、臭敗的。《呂氏春秋.仲春紀.功名》:「以茹魚去蠅,蠅愈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