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7.01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地位、位置。如:「留餘地」、「易地而處」。《晉書.卷八四.王恭傳》:「自負才地高華,恆有宰輔之望。」
恃才傲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蕭子顯(西元489∼537),字景陽,南朝梁蘭陵人。雅好文學,文章寫得很好,〈鴻序賦〉一文,曾獲得沈約的讚賞。且精於史學,撰有《南齊書》、《後漢書》、《貴儉傳》等書。他生性莊嚴孤傲,對於自己的才氣頗為自負,曾自比為宋玉、賈誼。接見普通賓客時,也不和他們交談,只是揮扇示意,因此得罪了那些平庸的讀書人。但因他的才華受到梁武帝和簡文帝父子的看重、賞識,在他過世後,梁簡文帝還特別為子顯手書詔書:「恃才傲物,宜諡曰驕。」意思是說他生前依仗自身的才幹,驕傲自負,應該諡號「驕」。後來「恃才傲物」被用來指依仗本身有才幹而驕傲自大,目空一切。
下里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楚國的民間通俗歌曲。語出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後用「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學藝術。 △「曲高和寡」、「陽春白雪」
刮目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稱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複以(卿)〔鄉〕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祕而不宣。權常歎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注解〕 (1)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蒙:呂蒙(西元178∼219),字子明,富陂人。三國吳名將,曾計奪荊州、擒關羽...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隋唐演義》第一四回:「叔寶在左班中觀看,暗暗點頭:『我是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大,枉在山東自負。』」
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侍,獻其珍寶。及得見,皆流涕稽首,願得都護。天子以中國初定,北邊未服,皆還其侍子,厚賞賜之。是時賢自負兵強,欲并兼西域,攻擊益甚。諸國聞都護不出,而侍子皆還,大憂恐,乃與敦煌太守檄,願留侍子以示莎車,言侍子見留,都護尋出,冀且息其兵。裴遵以狀聞,天子許之。二十二年,賢知都護不至,遂遺鄯善王安書,令絕通漢道。安不納而殺其使。賢大怒,發兵攻鄯善。安迎戰,兵敗,亡入山中。賢殺略千餘人而去。其冬,賢復攻殺龜茲王,遂兼其國。鄯善、焉耆諸國侍子久留敦煌,愁思,皆亡歸。鄯善王上書,願復遣子入侍,更請都護。都護不出,誠迫於匈奴。天子報曰:「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於是鄯善、車師...
一見如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見如故」的典故可能出自於《左傳》。春秋時,吳國公子季札到鄭國訪問。見到大夫子產,相談甚歡,好像相識許久的老朋友一樣。彼此互贈珍貴禮物,表示深厚的情誼。而在《晉書》中,也有「一面如舊」的說法。晉朝時,吳郡的陸機、陸雲兩兄弟自認為江南名家子弟,相當自負,從不把中原人士放在眼裡。等到入京後,遇到名士張華,與他相處就如舊識般親切,陸家兄弟也非常仰慕他的道德風範,並以老師之禮相待。後來「一見如故」這句成語多用來形容初次見面就相處融洽,如同老朋友一般。
驕兵必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文子.道德》:「恃其國家之大,矜其人民之眾,欲見賢於敵國者,謂之驕……驕兵滅,此天道也。」比喻自負強大而輕敵的軍隊必會打敗仗。如:「苻堅的失敗,正是驕兵必敗的見證。」
驕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傲慢自大而輕視他人。《晉書.卷七六.王廙傳》:「驕傲自負,有罔上心。」《三國演義》第二回:「官拜河東太守,自來驕傲。當日怠慢了玄德,張飛性發,便欲殺之。」
自命不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以為聰明、不平凡。多顯露高傲自負的神態。《聊齋志異.卷九.楊大洪》:「大洪楊先生漣,微時為楚名儒,自命不凡。」也作「自負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