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35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芳百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芳名永遠流傳於後世。《三國演義》第九回:「將軍若扶漢室,乃忠臣也,青史傳名,流芳百世。」《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為善則流芳百世,為惡則遺臭萬年。」也作「百世流芳」、「流芳後世」、「流芳萬古」。
水洩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水泄不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水泄不通」就是連一點水都無法泄漏。春秋時楚平王荒淫無道,娶太子建的妻子為妃,並把太子建遠派北方。忠臣伍奢直言忠諫無效,反被指有謀叛之心而遭囚禁,他的大兒子伍尚後來也被騙就逮,只有小兒子伍員(伍子胥)機警逃脫。楚平王在殺了伍奢、伍尚後,頒布一道詔書:「逆賊伍奢、伍尚已處死,唯有伍子胥逃走。凡能活捉伍子胥的人,賞金千斤,封邑萬戶;如有收容縱放的,全家處斬。」詔書一下,到處布滿重兵,防備得極為嚴密,猶如一點水也無法泄漏。後來「水泄不通」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包圍得極為嚴密,或形容擁擠不堪。
網開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寬大仁厚,對犯錯的人從寬處置。參見「網開三面」條。《歧路燈》第九三回:「老先生意欲網開一面,以存忠厚之意,這卻使不得。」
一網打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排斥異己,不留遺餘。《宋史.卷三一四.范純仁傳》:「昔先臣與韓琦、富弼同慶曆柄任,各舉所知。當時飛語指為朋黨,三人相繼補外。造謗者公相慶曰:『一網打盡。』」《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誰知鐵生見了門氏也羨慕他,思量一網打盡,兩美俱備,方稱心願。」
易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換主人。亦指朝代改換。如:「由於隋煬帝荒淫無道,立國不到四十年的江山就易主了。」
不通一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竅不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商朝末年,紂王沉溺酒色,設酒池肉林,不理朝政,殺害許多直言進諫的忠臣,導致國勢危在旦夕。紂王的叔父比干,是當時的賢人,他看到紂王如此荒淫無道,十分痛心,便勸諫他力圖振作,遠離酒色,造福天下百姓。紂王不聽,反而以賢人的心七竅皆通的傳說為藉口,要借比干之心來看看,便將比干處以挖心酷刑。孔子針對這段歷史,很感嘆地說:「紂王的心智如果有一竅可通,比干就不會死了。」由此說明,為政者如果心智昏昧不明,便是國家滅亡的主要原因。後來「一竅不通」這句成語,就從《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中所載的孔子的這段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對某事完全不懂。
三面開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網開一面」。見「網開一面」條。01.唐.李德裕〈討劉稹制〉︰「王師問罪,三面開網,一境離心,乘此危機,遂能歸命。」 
網開三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湯將捕鳥者所立的四面網放開三面,只留一面的故事。典出《史記.卷三.殷本紀》。後比喻寬大仁厚,對犯錯的人從寬處置。唐.劉禹錫〈連州賀赦表〉:「網開三面,危疑者許以自新;耳達四聰,瑕累者期於錄用。」《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再說當年,如鄧芝龍、郭婆等,帶這班大盜鬧得那樣翻江倒海,尚且網開三面,招撫他來,饒他一死。」也作「網開一面」。
百世流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美名永遠留傳於後世。也作「流芳百世」。
流芳後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名流傳於後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既不能流芳後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耶。」也作「流芳百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