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科層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一切應依法行政,不得感情用事、參雜個人喜好,應秉持著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的態度,以達公平合理。6.薪資制度(salary system):組織中除部分半薪制(part time)的員工外,其餘多數為全時工作並靠薪資過日的人員。組織中也常利用薪資升降,來評鑑個人工作表現的優劣。 科層結構中的權威型態演進依歷史的演進,領導者的權威可分為列三個階段: 傳統權威(tradi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薪資。以前單指官員所得的薪資、酬勞。如:「薪俸」、「月俸」、「高官厚俸」。《儒林外史》第七回:「到七日上,李老爺果然奉旨出獄,只罰了三個月的俸。」
ERG_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會退而求其次轉而追求下層需求的滿足。對教育行政的啟示是:當領導者發現成員一直在尋求低層次需求(如薪資)之滿足時,不要就認定他太追求物質享受,而應深入瞭解他是否在追求高層次需求(如自我實現)遭受到挫折,才產生退化而變得如此。如果是的話,領導者應以建設性的方式,來指導或協助成員,使他得以其他途徑尋求高層次需求的滿足。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生存需求、關係需求、成長需求Keyword:ERG、existence、relatedness、growth 參考資料謝文全(2009)。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Alderfer...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義政治行動則挑戰諸如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家庭暴力、孕婦留職(maternity leave)、薪資平等、投票權、性騷擾、性別歧視與性暴力等等的議題。女性主義探究的主題則包括歧視、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關於性的物化)、身體、家務分配、壓迫與父權。女性主義的觀念基礎是認為,現時的社會建立於一個男性被給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權的父權體系之上。 女權歷史女權主義運動在西方興起,有其特定的背景,當時歐洲社會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在十七世紀前,英國的已婚婦女基本談不上有有何權利,除非丈夫自願地讓給她權利;當丈夫在世時,她的財產和她的人...
人力資本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展現於蘊含其身中的各種知識、勞動力、器管理能力與企業才能等,進而增加個人的就業機會,且亦表現在較高的薪資所得上,因此人力資本理論將對人力的投資視為可促使「人力資本」的效能增加者,其導致對經濟生產的貢獻亦正向增加。此理論獲得了許多實務上的驗證、支持,因此許多政府和個人對教育的「投資報酬率」深具信心。目錄1 相關名詞解釋1.1 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1.2 物質資本(Material Capital)2 參考書目 相關名詞解釋 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人力資本係指投資在人力上的教育、培訓及健康維...
雇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僱用他人工作並支付薪資的人。如:「雇主需善待員工,以免造成勞資糾紛。」也作「僱主」。
組織變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信變革不會成功:即使已發現問題所在,但認為新方案/模式可行性低。經濟威脅:涉及組織成員的工作穩定、薪資、福利。相關高成本:從事變革需要付出些成本,例如:程序改變、多付出心力、資源運用。在過渡時期表現比較差,這是由於新方法、程序尚在適應、轉換、學習,故成本和利益較難計算。害怕個人失敗:變革使一些過時的專家必須學習新事物,缺乏自信和過去的習慣使然而成。若是提供一些幫助的管道將有助於使其接受變革。失去階級和力量:新策略通常不會找已享有高權力者,由於以往的舊勢力人員會被減少或是失勢,故抗拒之。價值和理想的威脅:當變革內容和組織...
薪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工作的酬勞。《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這是家兄的俸銀一兩,送與長兄先生,權為數日薪水之資。」《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學生技藝日進,教習一律優加薪水。」也稱為「薪俸」、「薪給」、「薪金」、「薪餉」、「薪資」。
軍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人每月支領的薪資。《初刻拍案驚奇》卷四:「世間有做將帥扣刻軍餉,不勤武事,敗壞封疆的。」
XY理論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並非缺乏鬥志及目標,其可負起某項組織目標並且促使自己去完成它,進而使自己達到成就感,其中包含實質的薪資報酬,或者心靈上的自我滿足及實現。人並不會逃避問題,反而會願意承擔起所交付的責任,並且更願意主動幫助組織去解決問題,或者擔起更多的責任,使其組織能運作順暢且有效率。人並非愚昧無知,反而人會運用其豐富的創意及想像力,來幫助組織解決現有的難題。隨著時代的變遷,當進入工業社會後,人會激發自己的內在潛力,並且有效利用他,來讓這個社會更進步。 參考資料註1謝文全(1985)。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際,頁93-96。文景出版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