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8.78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歷史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紀錄不確實之資料,也可能未了使故事更為生動有趣,常加油添醋以致失真。較嚴重的是,紀錄者有意或無意地誤解事實而做成紀錄。(4)資料一致性:每個證據須與其他證據比較,以決定一致性的程度。若某依觀察者之解說與其他觀察者之解說不一致,則其證據便值得懷疑。 三、綜合資料中心觀念或概念需結合在一起,並發展期之間之連續性,若某研究涵蓋時間較長,其涉及之觀念或概念常按年代順序組織,以免混淆眾多事件間可能存有之因果關係,有時會以主題或論題安排以及提出史實。當研究者閱覽資料以及予以綜合之時,可能需要形成更多之假設或修正最初假設。如果研究出自...
知易行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事物的道理容易,做起來卻較難。語本《書經.說命中》:「非知之艱,行之惟艱。」漢.孔安國.傳:「言知之易,行之難。」
合作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程。探究教學法和講述教學法是完全不同的教學法。探究是人類一種思考的方式,是一尋找資料的過程,一種瞭解事物的過程。學生經由探究的過程,練習科學方法。探究的過程中,可發現問題,同時也可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探究教學有四種特徵:1.學生對自然事物與現象主動地去研究,經過探求自然的過程獲得科學上的知識。2.為了研究自然而培養所需要的探求能力。3.有效地形成認識自然基礎的科學概念。4.培養探究未知自然的積極態度。5.經由探究活動而學得的知識是科學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識。因學生經由探究活動過程能在腦海中建構他自己的概念體系。當愈多的活...
知難行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事物的道理很困難,做起來卻很容易。[例]國父提倡知難行易學說,目的在鼓勵我們篤實力行、奮鬥不懈。
價值澄清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目的在協助兒童察覺、並確定自己與他人的價值,經過問答或是討論的方式,輔導學生在價值選擇的過程中,了解事理的重要性與其社會意義,並分析自己行為與信念,進而澄清自己的價值觀。價值澄清方法強調在價值澄清的過程中,非你的或是我的價值觀是正確的,而是要為自己的價值觀做澄清,並付出行動。重視認知、情意、技能與行動的結合。價值澄清法是在價值澄清的過程中從多種價值中做選擇,讚賞、重視、公開自己的選擇,並採取行動,實踐自己的選擇。
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_knowledg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代認知心理學家普遍認為知識有兩大類,一類為陳述性知識,另一類是知識則是程序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陳述性知識,亦稱描述性知識,為「了解事件本身」、知道「某件事」的知識,可用詞語或文字表達,或以視覺化方式描述的事實性訊息,也稱為言語資訊。例如台北是台灣首都;地球以自轉方式圍繞太陽公轉,生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等等。陳述性知識是一種個體具有明確意識地提取線索,因而能夠直接陳述的知識。通常包括有關某一具體事件、事實、經驗性的概括斷言,以及反應真理本質較深刻的原理等,主要用以說明事物是什麼、為什麼、怎...
參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澈底瞭解事物的道理。[例]大師此番言語,正是參透佛理之妙悟。
幼兒認知基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行為學派重視外在刺激所引發的行為,將學習者視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不同,是故個體經由認識、辨別、理解事物,從而獲得新知識,而經由一歷程,促成個體認知結構的改變或基模的建立,就是一種學習。歸納各認知心理學家理論,所建構出的幼兒教育認知基模如下:皮亞傑基模應用:認識幼兒心智發展之基模維果茨基基模之應用:運用可能發展區,開發學生潛能布魯納基模之應用:從發現學習理論,主動建構知識奧蘇貝爾基模之應用:從有意義學習論連結新舊知識,產生有意義的學習是以幼兒教育理論之建構:從教師到學生為中心:從教師講解說明到培養學生本位從被動操作到主...
具體化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體化技術(Concreteness)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2.1 傳記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2.2 傳記知識3 功用3.1 協助當事人了解事情全貌3.2 決定諮商方向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當在諮商的過程中,當事人敘述事情時,常常會忽略掉人事時地物的具體內容,例如提到我與班上一些同學有約,但當事人常會省略掉一些同學的具體姓名,而這些名字可能是影響當事人心情不悅之因素,因此此時諮商員就必須適時地詢問出這些同學是指誰,進而使得事情的經過更加透明化,且內容具體。(註1) 內容說明 傳記記...
這些規律性既可為知覺性的,也可是命題性的。命題所代表的知識,稱為命題性知識,屬於陳述性知識。意即「了解事件本身」的知識,是有關事實、理論、事件及物體的知識,簡言之,就是事實性知識。 哲學觀點在哲學觀點上知識的概念可區分為兩類:一類為命題式知識,是透過歸納演繹得到的世界上的事實(facts)。另一是經驗知識(acquaintance knowledge),是必須親自經驗才能獲得的「知識」。把知識區分成可以被語言所表達的,以及不能(或難以)被語言所表達的。在此區分中,將可被語言表達的知識稱為「命題式知識」、「理論型知識」(t...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