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吳下阿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蒙,指三國名將呂蒙。原習武略,後聽從孫權勸說,篤學不倦,幾年之後,學識英博。見《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後以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淺陋。《晉書.卷一二七.慕容德載記》:「垂謂之曰:『汝器識長進,非復吳下阿蒙也。』」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賓白》:「常有當儉不儉,因留餘幅以俟剪裁,遂不覺流為散漫者,自今觀之,皆吳下阿蒙手筆也。」
李代桃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詞曲部.結構第一》:「然則彼與蔡邕未必有隙,何以有隙之人,止暗寓其姓,不明叱其名,而以未必有隙之人,反蒙李代桃僵之實乎?」
八面玲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二.詞曲部.音律》:「字字在聲音律法之中,言言無資格拘攣之苦,如蓮花生在火上,仙叟弈於橘中,始為盤根錯節之才,八面玲瓏之筆。」
陽春白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名:(1)宋趙聞禮撰,八卷,外集一卷。共搜錄宋代不傳之作品,約二百餘家。(2)元楊朝英編撰。全名為《樂府新編陽春白雪》,前後集各分五卷,詞曲兼收,尤多元人散曲中的小令、套數。
津津有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津津有味」的「津津」,是形容豐厚、滿溢的樣子。「津津」是用來形容「精熟之氣」滿溢的樣子。後來,「津津」則又有濃厚的意思。「津津有味」這個成語,較早則見於明代王驥德的著作《曲律》中毛以遂所作的跋。文中提到的王伯良即是王驥德,其字伯良,工於詞曲,為明代著名的戲曲理論家,所著《曲律》為古典戲劇理論的經典之作。他在書中有言:「詩不如詞,詞不如曲。」(《曲律.卷四.雜論下》)由此可見他對戲曲的喜愛,所以毛以遂描述他:「每及詞曲,津津乎有味其言之。」也就是說他只要一談到詞、曲,絕對是充滿興味,滔滔不竭。後來「津津有味」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被用來形容創作或欣賞者興味濃厚的樣子。現在使用的語義更為...
一目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二.詞曲部.音律.別解務頭》:「措詞又須言之極明,論之極暢,使人一目了然。」
一氣呵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口氣完成。比喻文章或繪畫的氣勢流暢,首尾貫通;或工作安排緊湊、不間斷。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賓白》:「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過數言,即抹去賓白而止閱填詞,亦皆一氣呵成,無有斷續,似併此數言,亦可略而不備者。」
明知故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音律.恪守詞韻》:「常見文人製曲,一折之中,定有一二出韻之字。非曰明知故犯,以偶得好句,不在韻中,而又不肯割愛,故勉強入之,以快一時之目者也。」
空中樓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詞曲部.結構.審虛實》:「實者,就事敷陳,不假造作,有根有據之謂也;虛者,空中樓閣,隨意搆成,無影無形之謂也。」
暢所欲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賓白四.語求肖似》:「填詞一家,則惟恐其蓄而不言,言之不盡。是則是矣,須知暢所欲言,亦非易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