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牌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詞曲的調子。如:「你唱的是什麼牌子?」
諸宮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詞曲。敷演故事,略如彈詞,盛於宋、金間,屬於說唱文學。因由許多宮調不同的曲牌所聯綴成篇,故稱為「諸宮調」。如董解元的《西廂記》。宋.灌園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諸宮調本京師孔三傳編撰,傳奇、靈怪、八曲、說唱。」
懷古詠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時代之京都之壯麗與王者之大政等。後來之樂府與古詩﹐多懷古詠史之作。而杜甫為詩聖﹐亦兼為一代之詩史。詞曲之本事固為史﹐而元明以後之小說戲劇之故事﹐更多取材於歷史。詩歌中之詠史之詩﹐實不同於歷史之傳記。歷史中之古人即在古代﹐而詠史之詩中之古人﹐則在作詠史之詩人之懷抱中。詩歌中之邊塞之詩﹐亦不同於歷史地理之記邊塞之事。歷史地區中之邊塞﹐遠在京都之外﹐而邊塞之詩歌中之邊塞﹐則天汪若比隣。懷古則古為所懷而非古﹐懷遠則遠為所懷而非遠。東坡赤壁懷古一詞謂「遙想公瑾當年」﹐公瑾當年在昔﹐而遙想則在今﹐即以今攝昔。杜甫詠懷古跡詩「悵望千...
不值一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毫無價值。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五.詞曲.南北散套》:「今無論其雜用庚清真文侵尋諸韻,即語意亦俚阿笑,真不值一文。」也作「一文不值」。
吳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吳藻(1799~1862),字蘋香,自號玉岑子,原籍安徽黟縣,父親是一位大絲綢商,長期僑居浙江仁和(今杭州市),家道非常殷實。 徽商都十分重視子女的文化教育,從很小的時候起,吳藻就和姐妹們一起,接受全面規範的閨中教育。 吳藻天分極高,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尤工詞曲。吳藻在二十歲時,以雜劇《喬影》而聞名大江南北。 全劇只有一幕,寫東晉有“詠絮之才”的才女謝道韞,改作男兒裝,在書齋展玩自繪的男裝小影。 吳藻塑造的女扮男裝的謝道韞這一形象,逾越了當時社會中的性別界限,背離了當時傳統文化中的女子形象,表達了強烈地參與社會生活...
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的身體。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賓白》:「就人身論之,則如肢體之於血脈。」
李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傳奇《十種曲》、短篇小說集《十二樓》及詩文雜著《一家言》等。觀點:其曲論主要見於《閒情偶寄》中的「詞曲部」和「演習部」,近人將其單獨刊印,稱《李笠翁曲話》。《閒情偶寄》的詞曲部分六章三十八節,演習部分五章十六款,結構完整,體系嚴密。評價:他突破「填詞首重音律」的傳統,傾全力於創作規律、戲曲特點的探索總結,研究戲曲的社會功能,論述了表演、導演、欣賞批評等,內容較以往任何一本曲論專著都要全面。
胡笳十八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古琴名曲。相傳詞曲均為東漢末年蔡琰(蔡文姬)所作。現存琴譜以《五知齋琴譜》所載最具代表性。全曲分十八段,音樂運用宮、徵、羽三種調式,曲調的對比和發展層次分明,表現蔡琰(蔡文姬)思念故土和惜別稚子的痛苦心情,深刻感人。
末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席中最後的座位。唐.李商隱〈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何由叨末席,還得叩玄扃。」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詞曲部.結搆》:「師曠止能審樂,不能作樂;龜年但能度詞,不能製詞;使與作樂、製詞者同堂,吾知必居末席矣。」也稱為「末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詞曲中的襯字。用法同「呀」、「呼」等字。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六齣:「哩嗹花囉能堪聽,孤魯子頭嗑得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