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貝爾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湖泊名。在呼倫池之南,與蒙古車臣汗部交界處,池水西北出為烏爾順河,北流入呼倫池。
|
艾貝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艾貝爾(一八九九年)出生於美國羅得島紐泊(Newport, R.I., U.S.),是位臨床心理學和教育家,將社會學和心理學兩種理論融合在她的教育工作中。
艾貝爾在一九二一年畢業於泛瑟學院(Vassar College)獲得文學士學位,一九二二年取得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碩士學位,一九二三年在巴黎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獲得心理學文憑(a Diploma in Psychology),一九二五年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她曾在多所大學任教,包括一九二五至一九二六年執教於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在撒... |
貝爾通信研究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T&T公司在1984年分解後的小公司共同擁有的研發部門。位於美國紐澤西州,電話+1(201)74 3000,+1(800)521 CORE。
|
藍貝爾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該團為英國現存最古老的舞團,由祖籍波蘭的瑪莉亞.蘭貝爾(Marie Rambert, 1888-1982)建立的。原名為「蘭貝爾芭蕾舞團」(Ballet Rambert),並被推崇為「英國芭蕾的搖籃」。它在1929年 Sergei Diaghilev(1872-1929)去世前,亦是在妮涅特.瓦洛(Ninette de Valois)等建立「Camargo Society」及「Vic Wells Ballet」之前即已成立的舞團。然而與Valois 不同,蘭貝爾並不十分熱衷於為其舞團找一個固定的基地,甚至說從未打算過舞團的未來,因此其舞團的歷史是富含動態的改變,時而瀕臨解散、時而又獲得新...
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
諾貝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33~1896)生於斯德哥爾摩。瑞典化學家,西元一八六七年成功混合硝化甘油與矽藻土而製成炸藥。此後更發明無煙火藥,又投資從事其他專利產品的製造而致富。晚年捐贈巨款,設置舉世聞名的諾貝爾獎。
|
貝爾格,伊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原籍瑞士,在法國發展的舞蹈教育家。貝爾格是依莉莎白.鄧肯(Elizabeth Duncan)的學生。1929年,跟隨雷蒙.鄧肯(Raymond Duncan)到巴黎的「鄧肯紀念學校」任教。1930年離開雷蒙,自己獨立教學。後隨赫蕾(Fée Hellès)學習舞蹈,並吸收運動醫學知識、亞歷山大技巧、心理學、哲學和節奏等。之後貝爾格建立一套具有生理、心理和教育依據、屬於自己的教學法。她注重引導和啟發的教育觀念,有教無類,把舞蹈拓展到各個層面,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和享受舞蹈所帶給身體和心理的益處。除了教學之外,她也和皮耶波姆(Hikder Peerbohm)合作演出。1940年,她在St. Ger...
J. Robinson《Modern Dance in France-An Adventure 1920-1970》1997.
|
藍貝爾舞蹈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1920年代由舞蹈家瑪麗.藍貝爾(Marie Rambert)成立的舞蹈學校,為英國栽培了數名優秀的編舞家,如弗烈德力克.阿胥頓(Frederick Ashton)、安東尼.都鐸(Anthony Tudor),與克里斯多福.布魯斯(Christopher Bruce)等。此學校與同樣為藍貝爾所創的「藍貝爾芭蕾舞團」(Ballet Rambert)1987年改名為藍貝爾舞團(Rambert Dance Company),以配合其改變為現代舞的走向有密切的關連。
Selma Jeanne Cohen 主編《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1998.
|
沙瓦聖伊莎貝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菲律賓塔加洛族人(Tagalog)的節慶舞蹈,因源之於聖伊莎貝爾(Santa Isabel),故名為《Sayaw Santa Isabel》。此舞表演於某些特殊場合,像豐收之後的感恩節、訂婚儀式、婚禮前夕、遶境、復活節遊行等,舞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者以牽手巾代替牽手,這是昔時菲律賓女性的傳統禮儀,不允許異性接觸,甚至連碰觸指尖都不可;音樂為3/4拍,分AB兩段。
Francisca Reyes Aquino《Philippine Folk Dances Ⅱ》1960.
|
藍貝爾,瑪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她生於波蘭的華沙,本名為米麗安.藍貝爾(Miriam Rambert),她的一生非常的特別。二十世紀初到巴黎學醫,沒想到她對賈克.達克羅茲(Jaques-Dalcroze)的理論很有興趣,開始到日內瓦賈克.達克羅茲學校(the Jaques-Dalcroze School)學舞,並和他一齊工作,稍後到黑勒候學校(the Hellerau School)進修。1912年瓦斯拉夫.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正在排演《春之祭禮》(Le Sacré du Printemps),狄亞格烈夫(Diaghilev)聘請瑪麗.蘭貝爾教團員們剖析史特拉溫斯基(Stravinsky)複雜的...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Jacqueline Challet-Haas《Terminologie de la Danse Classique》1987、Barbara Noami & Cohen-S...
|
左貝爾,麗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德國舞者。在柏林的川比(Berthe Trümpy)舞校習舞,加入尤斯(Kurt Jooss)的舞團演出,尤斯經典名作《綠桌》(The Green Table)中年輕女孩一角,即由其擔綱演出,她並隨舞團離開德國,後來成為自由舞者,足跡主要停留在瑞典和義大利。二次大戰後返回德國,持續舞蹈生涯。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2.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