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拉、挽引。如:「牽手」、「順手牽羊」。《孟子.梁惠王上》:「有牽牛過堂下者。」唐.杜甫〈兵車行〉:「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于雲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親俗稱為「耶」。同「爺」。唐.杜甫〈兵車行〉:「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宋.王安石〈高魏留〉詩:「邂逅得歸耶戰死,母隨人去亦蕭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車行的痕跡。《廣韻.上聲.旨韻》:「軌,車跡也。」唐.柳宗元〈辯侵伐論〉:「周道既壞,兵車之軌交於天下,而罕知侵伐之端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女兒。如:「生兒育女」。唐.杜甫〈兵車行〉:「生女猶是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側、邊。如:「兩旁」、「路旁」。唐.杜甫〈兵車行〉:「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陪伴著走。如:「護送」、「送小弟弟回家」、「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唐.杜甫〈兵車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杜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詩作 杜甫一生寫了一千多首詩,其中著名有《三吏》、《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麗人行》、《春望》等。杜甫詩充分表達了他對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會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尖銳對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千古不朽的詩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國人銘記。「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這是杜甫對祖國無比熱愛的充分展示,這一點使他的詩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這種愛國熱忱,在《春望》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現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別》中,對廣大人民忍受一切痛...
啾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蟲鳴聲。《楚辭.淮南小山.招隱士》:「蟪蛄吟兮啾啾。」(2)形容鳥鳴聲。唐.杜甫〈枯㯶〉詩:「啾啾黃雀啄,側見寒蓬走。」(3)形容馬鳴聲。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4)形容鈴聲。《楚辭.屈原.離騷》:「揚雲霓之晻藹兮,鳴玉鸞之啾啾。」(5)形容各種尖細淒切的聲音。唐.杜甫〈兵車行〉:「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母親。《玉篇.女部》:「孃,母也。」如:「爹孃」。唐.杜甫〈兵車行〉:「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間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1)形容車行聲。《詩經.小雅.車舝》:「間關車之舝兮,思孌季女逝兮。」 (2)形容鳥叫聲。唐.韓愈〈幽懷〉詩:「間關林中鳥,亦知和為音。」唐.白居易〈琵琶行〉:「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